第一百一十八回 借我半点柔(1/2)

东往对越云泽说:“难得云仙大驾光临,妙音瀑也找回来了,今日就让我这个东道主,尽一尽地主之谊吧。”

越云泽与苍郁目光对视了一下,说:“不了,我们还有事。”

——我们?

就因为这俩字,苍郁偷着心里美了一下。一切将云仙和自己联系在一起的机会,都会让她小小地开心片刻。

话说到此,忽然听到一阵情难自禁的悲恸哭声。

那声音其实离得不近,但在场众位都是修仙之人,自然听得、看得要比常人远。

循声望去,那边地上朝向北方跪着一个小伙子,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脸的痛不欲生。

东往赶到,问他:“尘居,发生了何事?”

小伙子这才抬起头来,满脸泪痕地回答:“刚刚听闻,家母去世了弟子作为她唯一的儿子,竟然没能回去见最后一面,弟子实在是”

说着,又向着自己家乡所在的北方,含泪不住地磕头。

苍郁最见不得这样的场景,一看到别人哭,她就会莫名地悲伤。这一幕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但由于驿马印吞噬过去记忆的缘故,她记得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唯独父母对自己严厉却爱护的滋味,仍清晰地萦绕心头。那与在云仙身边的脸红心跳呼吸受阻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幸福。

东往拍拍尘居的肩膀说:“节哀。你已入仙门,要比常人看得开些。令堂其实并未离开,她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罢了。”

同时又告诉越云泽,尘居去年才刚刚入年永崖,属于极少部分有慧根的凡间“特招生”,目前刚刚读经一年而已。他今年才十六岁,生平第一次离家。

母亲去世,这个年轻人悲伤是再正常不过的,大家都表示理解。

仙界的无欲无求,并不是不近人情,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孝、忠、慈悲同情之心都不具备,还谈什么修身养性呢?

在四象世纪,人死之后不久就化作星云消散,没有骨灰,没有墓地,更不见大批祭祀的队伍。因此,人们对自己特别在乎和怀念的人,会有自己的纪念方法,比如,在自己家里安置一个寄托哀思的角落,或者在尸体消散之前割下一缕头发,那头发便可以长久保存,不会消失。

尘居就在他跪下的地方,埋了一些萦心花的种子,那是他母亲生前最爱的花,到明年春天,就该开出一大片了,他便可以睹花思人。

虽然苍郁尽量转身遮掩,但越云泽还是望见她鼻尖红红、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的样子,知道她也想起了她的父母。(在四象世纪,苍郁已是孤儿,不久前,“母亲”晴兰在礼人工地为了保护女儿,而被虐打身亡。)

越云泽看到她的眼泪,心里不知什么地方被碰触了一下,怪难受的。他想,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孑然一身,跟着自己风里来雨里去,四处飘荡,的确不易,以后要多关心她一点才好。想着想着,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也不说话,拿起她的手,塞在掌心里。

哭分几种,有抽噎的哭,有嚎啕地哭,有做作的哭,还有无声的哭十六岁的少年尘居,属于头两种之间;而苍郁是无声地默默流泪。有时候,越是无声,越是令人动容。

苍郁呆了一呆,然后又抬头难以置信地看了看越云泽,没想到,泪水反而更加汹涌了,抽过手帕,抹了眼泪抹鼻涕,擦了半天也擦不完。

她实在是太感动了!如果是别人递来的,她可能会很自然地说句谢谢,但清冷的云仙竟然没有无视自己的伤心,递手帕给自己用,实属难得。方才,他那双黑葡萄一样的大瞳仁里,那慈悲的神色,比什么都来得管用。看来,这个男人的情商并不是无药可救,而是越来越值得自己爱。

在一段感情中,女人的心往往是很柔软的,想要的也并没有很多男人想象的那么多。在她们最伤心无助时的一个拥抱、一点点安慰,比起无事时的献殷勤,要来得让她们感动得多。

尘居又啜泣了一会儿,站起身来对东往说:“师父,徒儿有一事不明。”

“你说。”

“如果早晚都要死去,为何我们还要活着?”

东往搬出仙界的大道理说:“生命在不断地轮回呀,你的经书都白读了么?”

“可是第一,不知道何时才能转世;第二,转世之后,就算人还是人,也仅仅保持了上一世的容貌,而大多不再有上一世的记忆和情感,因此,相当于全新的人生;第三,轮回转世之后,不也还是会再次死去么?这样一次次地活着,又一次次地死去,有什么意义呢?”

东往没想到,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已经考虑到如此深奥的层面,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抚了抚脑后的头发。

越云泽不慌不忙走过去,替东往解围道:“尘居,你目前还需要进食五谷杂粮,对不对?”

尘居抬起泪眼,这才注意到旁边这位气貌不凡之人,他这两年只是耳闻九天云仙大名,还没有亲眼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