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1/2)

第266章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晋安与老道士相处了这么久。

在老道士的耳濡目染下。

要说他目前熟读的道教经文还是有一些的。

比如其中就有灵宝经里的三本道经。

一是《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此经是用来超度亡者的。

二是《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此经是辟邪驱魔的。

三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所以这次他还是打算用熟悉的《度人经》,来给他的道袍开光。

数次敕封,桌上道袍毫无动静。

于是。

今天的老道士并未趴在床上修养,他的身体已经恢复,正在埋头画着符箓,正是晋安交代他画的敕水符。

当初在古墓冥殿里,晋安抄写的便是《度人经》。

而傻羊也时不时拿羊头蹭蹭削剑。

“好徒儿。”晋安乐得眯起眼睛,点头夸赞一句后,转身继续去找老道士。

知了——

《度人经》全篇有六十一卷,共五十万字,晋安当初在墓里石壁上,当然不可能真的抄写满整整六十一卷《度人经》,那也不现实。

晋安承认,他今天来找老道士,还真是有事相求的。

道袍背面的白色内衬上,朱砂经文越抄写越多,一个个全是蝇头小字,上千字挤得密密麻麻,却又排版工整。

人生就是这么世事无常,哪能万事都顺心如意。

晋安顿时郁闷了:“瞎说啥呢,大早上就说不吉利话,触霉头。”

用途是上消天灾,可度兆民。最主要是化解煞气,其次才是超度亡者,是既能驱邪又能超度。

这样也好。

省了解释的口舌。

院子的树荫下,夏蝉鸟叫声,此起彼伏,蓝蓝的天,头顶太阳炫目得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

“?”

虽然敕封世俗织物,耗费了一千阴德,但成效也是显著的,晋安特地试验了下,如今这道袍是水火不侵,刀剑击不穿。

好家伙,粗略一看,起码有一百多张敕水符了。

道袍背面的内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

心静自然凉。

“老道,老道……”

……

反正这上面的朱砂字迹能抹掉,又不是啥寻死觅活的大事。

晋安笑而不语,没有解释,他从怀中拿出一只陶罐:“老道,你帮我在道袍上画好两张黄符,这罐子里剩余的墨汁就都送给你了。”

“这…这些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经文?”

“削剑,老道在不在他房间里?”

居然诞生出一种阳气蒸天的异象。

现在财大气粗如地主家傻儿子的晋安,对着道袍再次敕封。

这些虫鸟聒噪声落在晋安耳中,反而成了极动中的极静,心绪平静如止水。

当晋安把手里道袍在桌上摊开来时,老道士的两眼顿时瞪大如铜铃,人蹭的从桌前凳子上跳起来,吃惊看着面前的五色道袍。

这件道袍,算是他亲手制作的第一件法器了,唔,相当于第一个婆娘,第一个孩儿。

但此时的这些经文里,已经发生了异变,似乎有火符的红光在字里流动……

他需要调养身体,等体内雷法恢复后,才能继续开工。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是道教里的经典,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头,功德厚载,更是《灵宝经》里的最重要经文之一。

晋安乐呵呵看着这对和睦的师兄弟。

“师父。”

晋安越写越入神。

才终于大功告成。

直到晋安被体内经脉一阵刺痛感惊醒时,他发现自己头晕目眩,精气神耗损厉害。

约六千字的《度人经》总纲。

……

即便没有辟易经文加持,这件道袍的防护能力,丝毫不比江湖传说里的金丝软甲差。反而有着更加轻便的优点,不影响行动。

只见这些经文当真是神奇,每一个经文都是形体瘦筋,如有生命,虽不见锋芒,却有种飘渺中见修真的独特韵味。

而他付出的代价,是烧毁了几件道袍,外加敕封道袍耗费了一千阴德。

在这种忘我中。

晋安没试过军中那些强弓强弩能不能抵挡得住,但晋安大概估算了下,应该不成问题。因为他控制手上力道,用千斤之力扯了扯道袍,都没能撕开道袍。

厢房内,晋安挥笔如麾,钩画转折间丝毫不见停顿,行云流水。

晋安没沉思多久便目露释然。

在道袍上书写这么多细小经文,最是耗费心神,比在石壁上抄写经文时还要更专注,更谨慎,更入微。

晋安重重吐出一口浊气,看着桌上写满密集工整的蝇头经文的道袍,开始嘿嘿傻笑起来。

这些字犹如存在生命。

晋安整整抄写了一天。

一想到以后脱道袍降妖除魔的画面,晋安直接被自己的想法逗乐了。

晋安自然要早作准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