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山神尸身?地宫地图!(1/2)

第351章 山神尸身?地宫地图!

呸,呸,呸。

晋安朝左右手连呸三声,呸掉手上的晦气后,开始施法“探囊取物”道术。

就见他摘下兽头兜鍪,开口呼出一股五色脏炁旋风。

那五色脏炁落在眼前的石化树上后,晋安连喊三声“变,变,变”,神奇一幕发生了。

那石化树居然抽芽,生长,长出一条细柳一样的石头枝条。

咔嚓。

石头枝条的节点处脱落,掉到地上,不偏不倚的,正好笔直插落在玄宫地砖上。

接下来,这石头材质的嫩枝条,开始茁壮生长,从一条小枝条,快速拔高,几个眨眼功夫就已长成一棵石头小树苗。

看着这神奇场景,老道士嘴巴吃惊张大,这叫啥?枯木逢春?焕发第二春吗?他欣喜转头看向晋安,想让晋安再接再厉,早点种出一棵参天大树,却注意到晋安表情吃力,额头泌出细密汗珠。

看来要想在仙墓玄宫里当个摸金道人,是件非常吃力的事。

顺着足底六大经脉往上走,这六大经脉就是六条很宽敞的主墓道,一直连接向躯干的五脏六腑器官,而沿途的腿,胳膊等地方标注出大量地名,如峡谷、深渊、水道、桥梁、水潭、渠道、阴阳界、药园、阴殿、朝阳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个风水局。

晋安那边还在专注种树。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谁都不敢保证这石棺里到底有没有几千年的尸王,这地宫破灭太久了,即便当初有仙气也早就泄气光了,现在只剩下阴煞邪气了,保不齐当年的仙人如今变异成尸王什么的。

这地宫到底修建有多深?

山神!

无怪乎老道士这么吃惊了。

这么浩大规模的陵墓,别说老道士也是第一次听说,就连晋安第一次看到画在石像上的地图时,同样是有些失神。

然后在胸口之间,又画出一座“中庭玄宫”。

晋安这么一说,老道士这才安静了些,不过一想到被萧自明抢走的大石头墩子,老道士又是肉疼说道:“小兄弟,你是唯一看清震落之物的人,被抢走的那大石头墩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道士越看越是睁大目光,两只眼睛瞪大跟铜铃似的,这玩意!不就是地宫的地图吗!

在晋安的笔下,半坐着,两只手掌平放在腿上的青面獠牙丑陋人形之物,腹部画出一座建筑物,晋安标注地名“下庭玄宫”。

晋安点点头,凝重说道:“老道你并没有说错,从树上震落下来的石像,正是地宫的地图,那石像只是普通石像,或许曾经很不凡吧但沧海桑田后现在只是尊普通石头,石头是普通石头,真正不简单的是石像上的这张生动地图,这才是我们在玄宫里发现的最大宝藏。”

随着晋安动笔在匾额背面上画出石像样子,老道士越看越是吃惊,下意识抬头去看头顶上方的壁画。

听了晋安的猜想后,老道士仔细研究青面獠牙人形怪物的地图,越看越心惊:“如果这地宫真的是镇压着山神尸身,那这山神也忒大了吧!”

尤其是这人形陵墓还是以双掌平放于腿上的坐姿修建的!

脸上表情越来越吃力。

果然,这狐狸三人组凑到一起,准没鼓捣什么好事,怀揣好奇,他们伸长脖子朝石化树这边努力张望,但一人挡住了他们视野,不让他们窥视,是削剑挡住这些人目光,同时也是挡住了晋安侧脸。

晋安圈出下庭玄宫,目前他们就在这里。

“小兄弟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为啥要在玄宫里放这么一尊地图石像?”老道士抬头看看头顶黑暗中的壁画,又低头看看晋安画的青面獠牙似山魈的人形陵墓,捻须琢磨道。

他们顺着深谷下到二十丈左右,居然才只是到人形陵墓的肩膀位置?

又从二指粗长到三指粗,半人高。

忽然。

“而且你再看它几处宫殿、风水局、峡谷渠道,像不像是在打断经络,镇住气运?”

晋安也想继续摸棺啊,可就这么一个玉函,就已经掏空他身体:“老道你真当我体内脏炁无穷无尽吗,这‘探囊取物’道术每次都要耗费不少脏炁。尤其是越是难取到的东西,越是耗费巨大,就刚才摸出的一件玉函,就差点榨干我,差点没取成。”

说到这,他见老道士脸上表情兴奋,两眼放光,于是给老道士浇一盆冷水让他清醒清醒:“我知道老道你在想什么,但你别忘了,这地宫随着天崩地裂显露出来后,地宫里很多地方都被掩埋,改道,无法通过。就算有现成的地图,我们也未必能顺利走遍全地宫。”

晋安同样也是面露喜色,想不到五脏道观的“探囊取物”道术这么好用,除了日常偷桃子苹果香梨吃外,还能下古墓摸金,啧啧。

晋安见老道士张口欲言,他让其继续往下说。

他拔刀出鞘,轰轰轰,学吴刚伐树一样,几刀砍翻种出来的小石化树,接着拿刀当作劈木材的斧头,对着倒在地上的小石化树就是一顿狂劈。

晋安算是在场人里,对石像研究最深的人了,对于这个问题他早已经心中有了猜想:“这石像应该是古人用来祭祀之物,未必就是用来拿来当地图用途的。你看它双足钉着六十六根天雷钉,躯干被点石树镇压,仔细观察,像不像是正好对应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位置?”

他越说越吃惊:“这个地宫其实是一座深埋在地下的人形陵墓?我们顺着震裂开是深谷,一路下到肩头位置暴露在外界的偏殿,通过偏殿后就是八角塔楼!”

“小兄弟,我们一鼓作气多摸几件大宝贝出来。”老道士难抑激动的兴奋说道。

也就在这时,地上被劈开成两半的石头树木,如时间倒退般,从树木倒退回树苗、树枝、嫩芽,直至最后烟消云散,消散在空气里。

一座座建筑物,开始在晋安笔下更多画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