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准备开设五脏道观江南分观(1/2)

第686章 准备开设五脏道观江南分观

一树开二,开两头。

话说江南作为鱼米之乡又因为有着大运河的关系,一直是天下最重要粮仓。

再加上这里漕运海运发达,所以每年都有大量奇珍异兽,山珍海味,汇集于此,再由大运河输送到中原和京城,跟士族贵胄们做买卖,所以江南人经商最多,又以江南商人最富裕出名。

康定国地域辽阔,养活四方人,说江南上缴赋税抵得上半壁江山有点过于夸张,但也差不太多,如茶商、盐商、丝绸、瓷器等贸易多在江南,这些都是重赋。

由此可知江南的富足。

但是自古以来按照士农工商排位,商人地位永远是排在最低的,所以江南各大商行一直想傍上京城里那些士族老爷,削尖脑袋的给自己找靠山。

这些官商盘根错节的事都是旁话,与普通百姓离得太远,今日的角儿是江州府府城。

这江州府漕运和海运发达,水系遍布,纵使千山如屏,依旧挡不住这里是个金山银山的富裕之地。

晋安年前从那些镖局兄弟打听到的玉阳子师叔线索,说玉阳子师叔背尸的地方,是江州府下辖邺县下面的一个不起眼靠海小渔村。

他们一路坐船南下,中途经历几次换乘,历时一个月终于抵达江南。

听完老道士一顿分析,晋安觉得大有道理,精神一振:“比如说在江州府另开一家五脏道观分观!”

反倒是老道士经历得多,不像晋安遇到点挫折就有点意志消沉,他继续左右开弓的说道:“看着街上的路人纷纷抱头躲雨,行色匆匆,老道我倒是突然有点想法。”

老道士点头:“善!”

三月底的江南,春雨连绵。

灌了口黄酒的老道士,思路越说越清晰,满脸通红:“小兄弟你说什么样的事,才能引起玉阳子道友兴趣,一听到小兄弟你的名字会马上来见你?”

他们在江州府停留已有近一月,可是一直没有打听到有关玉阳子师叔的最新消息,不知道玉阳子师叔如今过得怎样,是否有一处避雨地方?是否遇到了难事?在清明时节是否会想念起五脏道观?

一想到这,他就开始担心起玉阳子师叔,脸上写满了忧心忡忡。

此时的晋安和老道士,就坐在人声吵杂的一楼大堂里,两人趁空溜出客栈一边大口朵颐着鲜美的水煮羊肉,一边听着市井趣事,看能不能听到些关于玉阳子师叔的下落。

还没等他吟诗完毕,就被老道士打断:“果然是好诗!妙啊,就连老道我这样的粗人都一下身临其境昌县,有点想念故人了。”

黄酒是江南地区一大特色,当地人更喜欢称它老酒,这黄酒如女人,是越陈越香,随着时间的久远而味道更为浓烈,所以当地人更喜欢称它老酒。

江州府府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