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第三变障解术:缺德之人慎用(1/2)

第892章 第三变障解术:缺德之人慎用

江州府府城。

晋安带着装有石志平尸体的棺材,先去了趟府衙交差。

今日的府衙很热闹,当得知晋安真的找回石志平尸体,捕头衙役们都纷纷围聚过来看热闹。

有捕头迫不及待打开棺材,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个能连续几次从衙门眼皮底下玩金蝉脱壳的石志平,究竟长着什么样的三头六臂?

因为事先在棺材里铺了石灰粉,还加了些能抑制气味的草药,开棺的时候倒没有想象中的难闻气味。

“不对啊,棺材里怎么是个断头小孩尸体?”捕头惊愕。

晋安走到棺材前,手掌运劲,在小孩尸体连拍几下,尸体传出像是爆豆子一样的骨头摩擦声,下一刻就看到了惊奇一幕。

小孩身体一下子长开,从十岁左右身体变成成年人身体。

晋安适时解释道:“江湖中有一门绝学叫缩骨功,石志平当初就是用缩骨功从地牢里逃出去的。”

他又如法炮制的恢复了石志平的脑袋,即便是在大白天,当看到石志平恢复回真容后的样子,在场捕头、衙役们都吓得下意识后退一步。

这次把石志平绑在屋内椅子上,这次总算没有倒霉死了。

这些捕头、衙役都露出疑惑神色,从未听过这个地方名,他们询问晋安可知不老山在哪,晋安摇头。

随行的还有一名跑腿小衙役,官府虽然把尸体交给五脏道观火化,但有些必要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需要派人全程确认尸体完成火化。

石志平胸骨塌陷,当场一命呜呼。

咔嚓!

“!”

在离开府衙前,晋安专程提到西蔡村、养尸村、拐卖人口的事,这种事必须得官府出面,当年那些盗墓贼该抓的抓,该治罪的治罪,顺便让官府户部帮到那些被拐卖女人找到几十年前的家人,解救那些被拐卖女人。

“当初石志平被关押在大牢里时,狱卒曾提到过一个细节,说石志平突然就跟疯了一样,一边笑一边把自己双眼缝上。而在草台戏班子里挖出尸体,也是具笑尸。这石志平牵扯到不少事,给人炼制笑尸就是其中一件事,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像石志平这种跑腿小喽啰,根本没资格直接接触不老山。

“多谢。”晋安抱拳道谢,然后重新封棺,给棺材盖上布,和老道士一起坐马车离开府衙,返回五脏道观。

老道士的话又一次引起大家共鸣,一致点头赞同。

那名捕头面色严肃看向晋安。

脖子扭断声,刚起死回生的石志平自己把自己脖子摔断,当场一命呜呼了。

接下来,老道士几人帮忙,抬走棺材后,这次把石志平平放在地上。

晋安打算复活石志平,追查剩下的人面青铜镜、人面夜明珠…下落。

而障解术,则是专门用来磨恶人的。

“果然做人还是不要做太多缺德事,不然落在小兄弟手里,最后怎么倒霉死的都不知道!”

他的话立马得到很多人同意。

“大家看热闹可以,我提前说一点,不要在石志平面前说死字,不要当他面说他死了,一旦点醒梦中人,道术会失效。”

“倒霉死倒霉死,原来真有人是倒霉死的!”

随后是打了个寒颤。

他诈尸一样的从地上突然平坐起,一眼看到晋安,拔腿就跑。

大家最后采用老道士说的第二个办法,找来麻绳把石志平牢牢捆绑在树下。

咔嚓!

“!”

然而石志平的回答是不知道。

什么!

不老山的人要出山了!

“不老山的人委托西蔡村缝尸匠替他们炼尸,如今缝尸匠已死,为避免不老山迁怒到西蔡村其他无辜者,还望官府帮西蔡村另择一处村址,隐姓埋名。”府衙高管点头,说这事会亲自上报府尹大人,由府尹大人定夺。

石志平脸上笑容越来越夸张,他就像是在看死人一样看着一屋子人,脸上表情轻松,愉悦的哼着戏曲,被老道士朝脑门扇了一耳光后,石志平怨恨盯着老道士。

“不老山的人来江州府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断天绝地四象局而来?”晋安再问。

万万没想到,突然晴天炸起霹雳,刚起死回生的石志平被一道雷光给劈死了。

“小兄弟这也不是个事啊,他每次看到你都是扭头就跑,要不你躲躲?要不我们直接把捆绑起来?”

大家:“……”

在心魔劫的控制下,晋安从石志平口中又得知了另一个重大情报,不老山那些老怪物出山,还牵扯到了这次的诸皇子代帝王南巡事件。

老道士是真扇石志平脑门上瘾了,一边扇一边得意:“我们知道的事远比你想象得多了去了,但老道我就是不告诉你。”

如果用在十恶不赦的恶人身上,恶人假死回生后则会倒霉连连,可以用来惩戒磨死恶人。

“他,他怎么在笑?”有小衙役紧张磕巴道。

“晋安道长是否已有线索,石志平在给谁炼尸?”

……

石志平见自己全身被捆绑,没有逃脱机会,他放弃了挣扎,而是朝大家神秘莫测一笑:“不急不急,快了,就要快了。”

老道士右手扇疼了就改左手继续扇,大家一致怀疑,老道士是不是故意扇石志平脑门的,在试验石志平的脑袋硬不硬,会不会重新掉下来?

“石志平!告诉我!你说的快了,指的是什么事!”晋安再次喝问,石志平本想抗拒不回答,可甫一与晋安目光对视,心魔丛生,眼神恐惧,无意识的说出了所有秘密。

“这次不拽了?”

……

于是这火化尸体的事,就交给五脏道观了。

“不就是不老山吗,说得像是有多大神秘似的。”老道士不以为意撇嘴。

晋安:“不老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