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回国筹备面包车(1/2)

第303章 回国筹备面包车

香江,不愧是资本社会管理的,加上国内很多商人都跑到了这边,所以在这边有生意头脑的人很多。

孙头是码头上的包头,要在孙头这边码头接活的人,自然就要听孙头的。而罗成开工厂,招码头附近的一些人来当工人自然是没有问题。但要招更多人,特别是底层的人,你打广告或者喊人去招人是没有用的。

有些人专门到码头去蹲人,感觉是国内来的人,就会有人上前去询问要不要找工作,保证有吃有住。你要是答应的话,也就是带你到类似难民营的木屋那边去。女人做一些洗衣做饭和零散的手工活。男的就等安排。

只要有工厂招人,伱都不用一个个去招,直接联系包头就可以了,要什么人,多大,男的女的。价格工资都可以跟包头谈,而工资也不是固定的,比如现在台风带来的灾难,起码很多人现在都缺工作。工资就低,要是形式好,香江这边很多工厂都要人,工钱就会高。

罗成在香港建设的工厂,的确需要不少工人,目前香江这边的物价也不高。罗成天天要采购不少东西,而属于他的船只比较少,国内又不敢明目张胆的的给罗成提供大船只。所以现在天天晚上凌晨的时候要运输很多东西回国内。

白天让工人整理好各种货品分类用麻袋装好,运输到码头存放点。晚上凌晨码头就会出现一大批小渔船,码头接零散搬运活的那些人,每天都会有人组织一批人在凌晨待命。然后码头上现在天天晚上有熬肉汤和做饭菜的人。

最多干一个来小时而已,但速度一定要快,卸货装货都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原本罗成还以为自己有资本家的潜质,但竟然被人说太仁义了。平时没抽他们这群人的水就很不错了,晚上也就干那么一个来小时,还提供吃喝,竟然还有肉汤。导致有些刁民,明明没点到他名的,有些人就为了这点吃的跑来干活。

而负责看守的人,只要该来的来了就行,多来了也无所谓,速度快一些,也省得出问题。这边港口就凌晨一点到三点能自由,但真正给罗成这边的时间就一个小时左右。这没到时间的话,国内那边的船只也不能出现在这边的海域,而从范围海域内到这边还有时间。

这进海域到出海域之间的时间扣除一下,给罗成的时间就不多了。

所以每天晚上,说这装卸货有些疯狂都不为过。搬着货走起路来得感觉跟小跑一样才行。

在这边工厂的管理人才也招好了,工资比国内贵多了,换算汇率的话,起码是一个刚破千人工厂厂长的工资。不过再算一下这边的物价,还是要香江这边要差点的。但这边只是一个很一般的有学历的管理者而已。

技术人员嘛,就是组装车辆的,罗成也感觉水平不高。跟国内那些五六级的工人比差多了,但工资却不比国内八级工差。这还是稍微有技术点的组装工,要是国内的那些八级焊工锻工在这边,工资能翻一两倍。

这搞的罗成都想从国内带些人过来的,但国内的政策肯定不允许,之前跟苏联关系好的时候,安排了上万人去那边学习。关系破裂,那边倒是没扣留人才,还主动驱离。因为苏联在工业方面的人才多的很,来这边就都是专家级的。

但那些去学习的人不一定愿意回去呀,借机离开苏联去其他国家的有不少。而且带国内的人来这边干活,也容易暴露罗成的身份。只能以经济市场的形式,要人才就出高工资。

就这样一直发展到九月底,香江这边是通过周督察的面子,在这边的船厂加急造了两艘中型货船。然后皮包厂也落实了,新加坡那边码头弄了一个破旧的厂。罗成这边出钱,那边会提供合理的证件。

这事虽然周督察一样捞了点,但罗成是真正在新加坡那边有了一个工厂。而在那边,还有专门的管理公司,罗成只要每个月付一笔数额并不算多的钱,这边提前说好清单要求,然后那边开具出入证明。

罗成的船都不用去新加坡那边,直接拿着证明,只要货品是一致的,查都不怕查。可以直接自由进出港口了。

现在罗成打算回国内一趟了,来了香江两个多月了,有周督察的照应,他也是一直尽量最大化的从国内运输产品过来。说实在的,罗成其实挺感激周督察的,但两人的合作长久不了,现在才两艘货船,货船要定制,渔船有现成的,比国内的小渔船要大不少。

在八十年代,船舱能装几十人,当蛇头运输人过来的,就是香江这边的渔船。但现在罗成这边没多少钱了,又是开厂又是在加波那边弄皮包厂。国内还天天运输大量物资回去。

依靠国内给的那些小的破的船,再怎么努力弄,也就这样多收入。香江这边有正规的大货轮,要是能用货轮运货过来,一趟就够罗成这一个月的折腾了。但国内没有个人生意的,运成品税收还不少。

日本后来是在香江这边大量出售了成品车辆,但人家是直接跟香江管理者谈的出口政策。量大的很,属于海外合作地区合作。跟罗成这样的个人性质不一样,除非罗成有很大的利润给香江现在的管理者,否则是没有什么优惠政策的。

但要是在香江搞定了总探长吕乐,起码在十年内,罗成自己买船在香江境内可以随便出路。当然了,该交的停靠费用还是要交的。

跟周督察还得合作一阵子,最多也就是今年之内。年底之前就找机会想办法跟吕乐试试能不能搭上线。吕乐现在是九龙区总探长,其他几个地区他也是总探长,不过他喜欢在九龙区待着。

而九龙区,也有国内的联络员,只不过依然是一个抽水的包头。不过比孙头强,人家是抽脚力车水的,还租脚力车。脚力车也就是人力黄包车。那边的包头生活过的比较好,吕乐的信息也是他提供的,但再怎么样也就是一个包头而已,收集情报可以,但要依靠他们联系上吕乐是不可能的。

两艘货船外加一艘还算不错的渔船,特意是在香江这边海域打了一船海鲜出发的。跟周督察打了招呼的,他要回国内一次,以后就不运成品货品过来,而是运输零部件。并且可以没限制了。

但最多是没时间的限制,你以为你有了合规的证件人家就不查你了,钱依然要给,给了钱最多偶尔抽查一下。否则经常查你,你也受不了。所以周督察那边,他要打点的费用少不了。可时间变成无限制了,以后会有大量的产品,他的利润能高很多倍。

回去的时候,在海域中途就有人乘坐小船过来上了罗成的货船。然后是通过正规港口进入的深城。

整整两船的物资呀,加一渔船的海鲜。但真正能到罗成手里的并不多,他依然只是拿一定的比例去工业区那边,其他的都要上缴给国家,然后国家给工业区钱。可罗成不在义安的这两个多月,工业区只是顺其自然的发展,也就是根据国内的需求,适当的增加了一些生产线。

不过为了保证职工的福利,罗成走的时候说的话,工业区的管理人员都是在执行着。坚决不扩张过快,而导致福利下降。并且种植和养殖基地倒是在尽力发展,工业区附近的开荒工作一直就没停歇。

到了港口的时候,对于货品如何分配,罗成是没太大意见的。就现在开回来的货船和渔船,名义上是罗成的,但在国内,他们可是认为这是国家的。罗成在国内依然不过是领着二百多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本来这些罗成都没意见的,但他弄条渔船回来,打的鱼是想带去义安给工人们发福利的,自己也好多混些海鲜。可就这样一些东西,是他们在海里捞的,都不能让罗成完全带走。一句话,都是国家的,你拿走属于你的那份比例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