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第621章 文人风骨(2/2)

他的身份很特别。

尽管之前他在唐国一直遭受排挤,得不到任何人的重视,甚至随时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可是他靠着自己在各方势力间游走,堪堪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但自从跟随殷明学习儒道之后,他便意识到,文人便该有文人的风骨。

正如甘乐,他可以为杀身成仁,那是为道。

而自己为什么不能?

倘若心中正义遭受诽谤,成为别人取乐的谈资,那他为什么还要在这种环境里坚持?

他要反抗,要反击,要向那些讥讽他的人,排挤他的发出最大声的嘶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杨子铭从一个国家皇子,沦落成一个庶人,再到成为一介文人。

其中经历的这些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深深懂得一个人的尊严有多么可贵。

倘若当别人可以肆意践踏你的尊严,那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并非随意说说。

至少在杨子铭的心中,这是他一生的志向,他也会为这个志向而不断去努力。

但前提,前提是国君是明君。

倘若是唐皇这样一个不分是非黑白,不知曲折诡异的昏庸之主。

那他情愿暂时放弃。

这样的人,不值得。

不值得自己去为他塑造更好的一个国家,也不值得天下的儒生为了他的国家而奋不顾身。

只是可怜唐国的百姓。

杨子铭的自知之明是,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气。

既然唐皇不管林南之事,那他杨子铭便自己来管!

大殿之中一时死静。

谁也没想到好不容易坐上丞相之位的杨子铭居然会如此果决的表明态度,甚至没见他有丝毫疑虑!

唐皇气得胸腔急剧起伏,应了杨子铭不是,不应也不是。

应了杨子铭,让他交出丞相之位,那等同于打殷明的脸。

殷明会放过他吗?

自然不会,这是他以为。

可不应杨子铭,那自己便是骑虎难下的局面。

林南一事他处理也得处理,不处理也得处理,逃不脱。

冯祥和青林侯急忙劝道,“丞相,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他们两人心中清楚,杨子铭这一生过得有多么艰辛。

倘若他在这时候放弃了唐国丞相之位,那他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而唐国的儒家,也将遭到朝廷的针对,到时候杨子铭将面临的乃是内忧外患的状况。

冯祥与青林侯都是人精,岂会看不出杨子铭弃官之后的影响?

倒是戴正兵,冷言冷语的道,“丞相何必如此,本都督与狄将军不过是说了句实话而已。”

狄仲孙冷笑道,“丞相背后可是有殷夫子撑腰呢,他怕什么?”

狄仲孙的话音刚刚落下,他便感觉到了唐皇那冰寒的目光,当即一低头,脸色沉寂。

殿中气氛一时极度阴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