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妖以窝聚(2/2)

“大姑娘说,是宏庆勒死了郑氏,是大姑娘让我说的,都是大姑娘……”

郭胜一声冷笑,“大姑娘让你诬陷赵宏庆,许了你什么好处?”

“没有……”不等她说完,郭胜用脚尖踩在孟氏按在地上的手指上,孟氏惨叫一声,“我说我说!把二妮子说到杭州城里,赵家……一人一半……”

李县令听的目瞪口呆,手指点着孟氏,“最毒妇人心,毒妇!是你害死了郑氏?是你……”

“县尊!”郭胜头痛不已的打断了李县令的话,“请县尊容我问完。”

李县令点头,他已经乱了,全乱了。

“仔细说,说清楚,大姑娘什么时候找的你,怎么说的,一个字别漏了,否则,我先拶断你这纤纤十指!”

孟氏抱着被郭胜狠踩了一脚尖的手指,痛的一阵接一阵的出冷汗,“是……大老爷饶命。是昨天早上,一大早,天还没亮,大姑娘敲门,姑爷也在,说昨天下午,她和姑爷来看望宏庆,郑氏知道了,就冲过去和宏庆撕打,不让宏庆见她,宏庆气极了,失手把她勒死了。”

郭胜轻轻舒了口气,这一回,至少一半是实话了。

“大姑娘说……说……宏庆是她亲弟弟,说……能瞒就瞒,瞒不过就算了,说让我帮着瞒,到时候,就让二妮子带一半家当陪嫁,说再给我留个小庄子养老……”孟氏头低下去,前言不搭后语。

郭胜笑起来,“你听说郑氏死了,就知道郑氏是谁害死的,是吧?嫁祸给赵宏庆的主意,是你出的吧?赵宏庆一死,这个家里,就只有你和你生的二姑娘了。”

“不是……大老爷饶命,民妇都是听大姑娘说的,都是大姑娘说的,都是大姑娘。”孟氏膝行两步,冲着李县令哀求不已,只求的李县令满脸不忍的别过了脸。

“把他们两人都先收押回去。”郭胜越过李县令吩咐衙役。

看着衙役锁了赵宏庆和孟氏,郭胜再叫过保正,问清了赵家大姑娘嫁到了盐官县桥头镇,走到李县令身边低低道:“县尊,这郑氏之死,必定和赵家大姑娘和姑爷胡大和其三弟胡明德脱不开干系,可此三人是盐官县人,咱们不能越县捉拿人犯,这案子,只怕要上呈杭州府衙了。”

“已经进了腊月,太后……这案子报上去,只怕……”李县令这会儿倒是想的周全了,这会儿出了这样的人命案子,报到杭州府衙,他只怕一个教化不力的罪过是脱不掉的。

“县尊,这样的人命大案,肯定是压不住的,上报的晚了,人犯脱逃,恐怕就是玩忽渎职的大罪了。”郭胜垂着眼皮,带着几分寒意警告道。

李县令呆了片刻,机灵灵打了几个寒噤,可不是,人命关天,瞒不住又结不了案,再拖着不上报,人犯跑远了,那就真成大罪过了。“先生说的极是。”

“那就宜快不宜慢,现在就赶紧把人犯和口供押送到杭州府衙,我走一趟吧,县尊回去县衙,找一找赵宏庆递上来的那张状纸,吴县尉经的手,县尊要是找不到,就找他问问,找到了,赶紧打发人送到杭州府衙,那也是物证之一。”

郭胜交待李县令,李县令连连点头,郭胜吩咐带上孟氏和赵宏庆,直奔杭州城。

解释一下咱们古代刑案中的证据制度,否则,估计大家无法理解孟氏为什么这么蠢。

过去的宗族家庭,跟现在的概念完全不同,这个大家知道的。发生在宗族和家庭里的案件,比如夫杀妻啦,父杀子啦,子不孝啦,妯娌之间打断腿啦之类,报了官,这证言是怎么排序的呢,是这样的,按亲疏长幼来,比如说,丈夫把媳妇杀了,公婆说,是媳妇自己摔死的,家里几十口子下人都说,亲眼看到是丈夫杀的,官府要采信哪个呢?不好意思啦,公婆的话最大,就是媳妇自己摔死的,要是媳妇有娃,娃十几岁了会说会看了,娃说是他爹把他娘杀了,怎么办?嗯,娃举报他爹,大不孝,先把娃勒死治罪,至于证言,不孝之人哪有什么证言?

所以,嗯,大致就是这样。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白说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