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2章 赵云恋军师,不顾重伤之躯,奔赴(1/2)

第92章 赵云恋军师,不顾重伤之躯,奔赴赤壁!

天下英雄齐聚赤壁。

弓腰姬孙尚香,也前往了赤壁。

樊城之内,张辽奉命保护军师徐庶,并看管赵云。

千万不能让赵云学了关羽,千里走单骑。

樊城,小院之中,原本光秃难看的树木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几棵茂盛参天的浓叶大树,堂门两侧,更是摆满了各色娇艳芬芳的朵。

赵云的养伤之所,经过曹操亲自叮嘱改善之后,如今简直成了一个档次极高的疗养院!

此时。

他正背靠床头,侧身斜躺,配合这华佗给他更换药膏纱布。

“子龙,你这一战,真是万幸啊!”

“若在迟延几个时辰,老朽也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华佗轻轻揭开纱布,看着深入及骨的伤口,犹然触目惊心。

赵云轻轻一笑,几多苦涩,几多伤感。

“听说子龙那日,以一己之力,抵挡曹丞相十万之众,奋力苦战,为刘皇叔逃走赢得了时间?”

华佗端过一盆清水,小心翼翼的清洗着伤口四周的秽物,一边说道。

“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故舍命一搏,保他逃生。”

赵云黯然说道。

作为臣下,他已经做到了一切他能够做的。

但是……

那个主公?

可真的算是一个主公了!

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但若是一个无罪之臣,被昏君赐死,纵然他奉命而死,但心中不忿,也会幽怨一生。

子龙固然为主效死之志,可是刘备数次不顾及他的安危,无底线的割着他的韭菜,也同样令他失望至极!

若是关张二人之中,有一人能与他并肩作战,子龙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可是,长坂坡如此,前日樊城也是如此!

关张先行撤退,作壁上观,却让他一人殊死搏斗!

“听说昔日在长坂坡前,子龙也是单人独骑,匹马单枪,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华佗在清洗之后的伤口上重新敷上一种带着奇怪芬芳味道的药粉,然后开始包扎。

“说来惭愧,那日若不是曹丞相晓俞各处,不可放冷箭,我在长坂坡前,就已经被射成了筛子了,哪里还有今日!“

赵云想起昔日在长坂坡救阿斗,救甘夫人,恶斗许褚等事,不由的长叹一声。

但想到许褚,不由的又想到数日之前,许褚带了的那个密信。

难道军师陈牧,真的和这个憨货有关?

不知道此时徐庶,打听军师陈牧的下落,可有了进展了吗?

“我未见曹丞相之前,也被世人蒙蔽,以为曹丞相奸诈虚伪,凶恶嗜杀!”

“今日听子龙之言,方才相信,果然是流言不可信,日久见人心啊!”

华佗包扎完伤口,收拾起医用之物,颇有感慨的说道。

赵云无言以对,只好沉默。

刘备总有万分不好,依旧是他的主公。曹操即便对他剖肝沥胆,可始终还是他的敌人!

赵云忠贞不事二主!

虽然他被刘备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心。

他宁可归隐山林,也不想投身曹营,有朝一日和刘备关张兵戎相见!

然而此时,却又是另一种情势。

若不归顺曹操,又如何能在曹营居留?

按照前日的书信之事推断,恐怕军师陈牧,大概率便在这曹营之中,想要见他,就必须留在曹营!

赵云犹豫难决,闭上了眼睛,心里却在呼唤:“军师!若你在,该有多好,替我指点迷津!”

“你好好休息,我明日清晨,再来给你换药,只要如此半月之后,便可以停止用药,只安心养病,多补充营养即可了!”

……

赤壁。

幕僚府内。

荀攸,刘晔,程昱,贾诩,陈群,钟繇……

所有的谋士汇聚一堂,盛况空前。

此时。

每位谋士的手里,都拿着一张写着徐庶所提平吴十策的纸张。

除了周瑜夜袭赤壁之外,他们也在商议攻江东策略。

已经有所应对夜袭,他们此时商议攻江东。

据徐庶所言,这乃是数月之前,陈牧的随意之作!

众人细细研究,一片安静。

“我原本以为,江东划江而治,据守天险,就是铁板一块,毫无切入的机会!”

“可是看过陈牧的平吴方略,才知道我们都是睁着眼睛的瞎子!”

荀攸用手指轻轻弹弄着纸张,一脸的崇敬之色。

“我们此时分析局面,已经算是靠近到了极致,算是清楚的了!”

“要知道陈牧是在数月之前做成了这平吴方略,那个时候,主公尚未攻取荆襄,刘备也没有占据樊口……”

贾诩虽然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此时却也是容颜更变,声音震颤。

“你是说??”

“这陈牧,已在数月之前,算计到了今日之事!!??”

这未免夸张至极,程昱面色苍白,连连摇头,简直不可思议!

但贾诩还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绝无可能,绝无可能!”

钟繇站了起来,连连摆手!

“诸公,你们且看!”

钟繇手里捏着纸张:“这第二条里,离间孙权和刘备!”

“那个时候,陈牧还是刘备的军师,怎会自相矛盾,自己离间自己的?”

钟繇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众多的议论,大部分人感觉钟繇言之有理。

“莫非是此计确实是徐庶所做,却假托陈牧之名?”

刘晔满腹狐疑的说道。

“这倒不会。”

“徐庶远道而来,不论他是想为我主效力,还是真如他所言只是为了给陈牧报仇。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首要的便是取得主公的信任!”

“徐庶乃是一介文弱之士,只有取得主公的信任,才能通过主公,达到他的目的,因此假托陈牧之说,没有这个道理。”

荀攸思索良久,缓缓说道。

贾诩听罢,也深表认同:“诚如公达所言,我甚为认可。徐庶说话之时,我细看他言谈举止,一副崇敬陌拜之色,那种神情,是伪装不来的!”

“那是对陈牧的崇敬和陌拜!”

一时间,大堂之内忽然陷入沉寂。

却升腾起一股恐怖紧张的气氛。

“难道这陈牧,真如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通晓阴阳,未卜先知?”

陈群颤声说道。

“如此通畅鬼神,跨越异界,便是听来,都细思极恐……”

陈琳喃喃说道,目光迷离。

“他要真这么厉害,如何没有料到自己被孔明顶替,让刘备赶出了新野?”

刘晔复又问道。

“我想以陈牧之智,未必没有算到,也许,这不过是陈牧的方略之一罢了!”

“其他之中,未必没有灭吴方略,灭益州方略,乃至……”

“灭曹方略!”

贾诩自来深沉,寡言少语,但今天却说得格外多。

众谋士震撼!

恍然大悟!

原来这陈牧。

难道就像是执掌世界的舵手?

大地山河为棋局,各方势力为棋子!

看起来各自纷争,搅扰不休。

实际上却都在按部就班的按着陈牧的某一个设定有序的发展着……

这又是何等的恐怖!!!

“陈牧之死,不知道是真是假。若是他到了军中,你我便成了渣渣,这首席军师的位置,非他莫属了……”

程昱皱眉说道。

“丞相席卷华夏,正是用人之际。若有如此大才,正当其时。”

“何况咱们,也需要如此良师益友,早晚聆听,受益匪浅,有何必在乎首席军师的虚名?”

荀攸同他叔叔荀彧一样,似乎并无丝毫虚荣心,得失不萦于怀。

在郭嘉死后,徐庶未来之前,首席军师,便是默许给了他。

而军师祭酒的名位,一直空着,原本大家以为,这是主公为了祭奠郭嘉,会永久留存虚空。

直到徐庶的到来,让他们明白不是如此,而是他们能力欠缺,不足以担当这军师祭酒的位置。

贾诩低声叹息:“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若能聆听陈牧先生诸般教诲,虽死不悔!”

陈群忽然想起一事,转身几步,来到了贾诩身边。

“文和,你可还记得昔日在荆州大宴上,你我之间的那个人?”

贾诩点头:“当然记得,记忆犹新!”

陈群忽然又摇了摇头:“不可能,断然不是他!”

“我虽没有别的本事,但观人眉宇的基本功还是不错的,以我看来,那人虽然生的俊朗绝伦,却不过是个瓶一般,并无真才实学,应该不堪重用。”

那日,陈凡确实穿戴平庸,行事低调。

若不是拥有一张天下男子都为之嫉妒的面孔,甚至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贾诩眉头紧锁,脑海之中迅速翻看着那天的所有画面:“我的看法,跟你恰恰相反,以我观之,那人却非等闲之辈!”

他甚至差点说出,自己已经在怀疑,那人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陈牧了!

此番丞相诛杀蔡瑁张允,变起突然!

贾诩最善察言观色,那天看到蒋干脸上的得意之色,曹操的突然震怒。

他便已经料定,曹操是吃了别人的计策。

而同样中计而不自知的,便是那个蒋子翼!

但他并未阻止,也没有说破。

这就是他的为官之道!

出面阻止,丞相盛怒之下于事无补,还会引火烧身,令丞相百官怀疑自己也和蔡张二人有牵连。

而说破此事,等于揭领导的短,等于说领导的能力不如自己!

那样做的话,除了被炒,还等什么??

是为智者不取!

……

樊城。

赵云经过华佗的诊治,没有了生命危险,但若要完全康复,还需要时日。

华佗已经辞去,不知身在何处。

徐庶为赵云服药换药,饮食起居,没有半点马虎。

闲暇之余,两人每每谈起昔日在新野之时。

军师陈牧教导有方,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美好时光。

虽然那个时候,徐庶在新野不过是个新野学院的教员,并未真正在刘备帐下任职,但作为刘备军师的门生,徐庶自然也希望刘备能大展宏图,克成大业!

可惜刘大耳鼠目寸光,有眼不识金镶玉!

真龙陈牧,弃之如草芥,却请来了一个空有虚名的卧龙!

于是新野彻底颠覆,一切灰飞烟灭!

……

“元直,你看这诗句,可写的好么?”

徐庶替赵云安置好了汤药之后,正坐在院中看书之时,张辽兴冲冲的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两张纸。

徐庶看到张辽一副激动高昂的样子,也不禁纳闷。

张辽的文采武功,非比寻常,在曹操众多武将之中,可谓首屈一指。

当日在白门楼,关羽都曾不得不承认,张辽的本领不在他之下,惺惺相惜,才起了救他之心。

“文远,丞相百万大军,往赤壁进发了,你怎么还在这里?”

徐庶急忙站起来,让座给张辽。

“我本来也打算同丞相往赤壁而去,可是丞相挂念你和子龙的安危,唯恐荆襄氏族无礼,出了什么差池,因此特令我留下来负责你们二人的安全。”

张辽将两张纸举在胸前,递给徐庶:“你且看这个,再说别的!”

徐庶接过,认真细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徐庶身躯一震,捏着纸张的手不由的颤抖。

“如何,够震撼吧!”

张辽看到徐庶的样子,颇为自得的说道,似乎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

“先生……”

徐庶哽咽,几次张口,却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文远,这诗词,是从何处得来?”

徐庶手扶石桌,略略平复了心情,这才抬头看着张辽问道。

“赤壁军中,多以传遍,丞相喜爱更甚,引为战斗檄文!”

张辽也被这诗句的豪气震撼,每每提及,犹然心绪不能平静!

“军师,陈牧恩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