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闲话前事(1/2)

第207章 闲话前事

“你性情过于高傲,不懂取长补短,这点上就比不过玉凤,将来总是要吃亏的。”

公冶黄摇了摇头,但也知道郑八姑的性子,并不多劝,只对孟秋说道:

“你天资比她高出不少,按理说不至于走到她这种地步。

但世事难料,多少惊才艳艳之辈,都是终身卡在地仙不得晋升,命丧天劫累积之下。

如真要有那个时候,我希望你能看开一些,修行的根本目的在于飞升,不要执着于走哪条路。

凡间终究只是小小池塘,伱觉得不能两全的事,说不定到了灵空仙界,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莫把自己困囿于此。”

孟秋深以为然。但郑八姑依旧嘴硬,道:“既然师叔知道,修行就是为了飞升,缘何当年为了护卫连山宝库,累得自己受伤,耽搁了晋升?”

公冶黄淡淡的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修行又不是单单只有境界与法力提升。

一旦心性跟不上,便如幼儿耍大刀,伤人也会伤己。或能得一时之快,终究难逃心魔之劫。

你看魔门三道,原本以天魔为尊,眼下正统却渐渐转移到阿修罗道来。还不是因为此道持正一些,最为接近玄门本来面目。

眼下我还没来得及消化晋升后的收获,等闭关一段时间,将晋升关隘和天仙境界美妙整理出来,再对八姑你,还有孟道友、玉凤传授。”

孟秋大喜,连忙谢过。郑八姑也不再纠结于此,岔开话题道:“师叔你为何只批评我骄傲,岂不知孟秋比我更甚。

我再自负,也说不出武当、青城以及穷神凌浑门中剑法中规中矩这样的话来。”

公冶黄哈哈大笑道:“他这等天才,自然和我们些个蠢人不同。

三丰真人以后,武当派出过一个以剑法闻名的修士。青城嘛,水晶子本来就是普通人物,比起朱梅都不如,能有什么好剑术?

至于凌浑,他师父巨山真人创立的雪山派很有些跟脚,但我从未和这位真人打过交道,故而不很清楚。

但孟道友能以一人之身,兼具天下间三大绝顶剑术,眼光自然是要高一些,将这些剑法视作普通,倒也说得过去。”

“师叔你这不是两头说话?”郑八姑有些不服气道:“来来来,孟秋,你且说说,除去三大剑术外,还有谁家的剑法,能入你法眼?”

“自然是我老孟家的!”孟秋把手一抬,清玄剑倏然而出,浮在前面的小溪上头,清光莹莹。

他伸手一点,飞剑一个晃动,瞬间分出了百多把,团成一个圆环,竖立起来,不断转圈。

郑八姑未看真切,正待出言嘲笑他卖弄哨。

公冶黄却“咦”了一声,屈指一弹,一点黑光激射而出,分作七股,打在圆环四周。

叮的一声,却是七道声音并作。他惊讶道:“你这每一柄飞剑都是实体!”

孟秋点点头,伸手一招,飞剑又前带后,后接前,化成一条线,从三人中间穿过。

郑八姑这才看明白,不由大惊,叫道:“这便是你说起的过的剑光分化?真的创造出来了。”

“剑光分化?”公冶黄看了一阵,十分惊叹,道:“奇思妙想,了不得,了不得!

你眼下修为还弱,已是这般神异,倘若晋升之后,这剑法恐怕要让举世皆惊。”

孟秋也不谦虚,笑道:“的确,功力不济之时,这剑法一能化千,但千篇一律。

如果我有地仙修为,至少一人操控飞剑,能使出百种剑法来。”

说罢他又感叹道:“当年我见识了杨达道友白虎七杀刀,便想有朝一日,也弄一套飞剑使使。

后来修为渐长,才意识到成套且威力大的飞剑,历来罕见,也只峨眉七修剑和武当青牛剑出名。

我偶然间得了前代仙人张免的三阳一气剑的下落,去寻却未果,才想着靠人不如靠己,竭尽心力,才有了这剑法的雏形。”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听说三阳一气剑是被连山大师取走的,可在宝库中未曾见到,被谁拿走了么?”

公冶黄摇摇头,道:“我入教较晚,也不曾听说。怎么,你如今有这般高明的剑法,还嫌弃飞剑不够多么?”

“倒也不是。”孟秋道:“我当年曾去过终南山中那一处青蜃瓶做成的灵泉,洗刷法宝。

当时还是首次听到连山大师的名号,感念他老人家的慈悲,因而想起了这件事。”

公冶黄脸上也现出怀念神色,道:“那是大师特意留在中土,惠泽众修的神迹。本来和金丹道法相得益彰,想不到两件事都未做成。

道法高妙,但终究人性有私,坐使大师理想空谈;灵泉虽好,但底层修士又有多少渠道知道这个地方?”

郑八姑安稳道:“能帮一个,就有一分功德。再说孟道友不是得了好处了么?这就胜过帮助千百个底层散修。”

“不是这样算的。”公冶黄又摇了摇头,道:“算了,不说这些。

孟道友,你继续说,从泰山出来后,又经历了些什么,怎么会来这莽苍荒野之地建立洞府?”

孟秋道:“我先去雪谷找了八姑,不见踪影,便留下了书迹,又去武当待了一阵。

之后还是空闲不下来,想起当年未登道途之前,差点被冥圣徐完和其妾室鬼女乔乔杀死,起意北上寻仇。”

他将报仇的过程细细说了一遍,又补充了峨眉统领正道,前去讨伐,扑了个空之事。

公冶黄道:“你做的对。收集信仰,供奉神仙之事,绝非徐完有能力为之,后面必定有极厉害的大人物。

你纵然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此事并非一人之力能够阻止,让峨眉出面,最是保险。

你以后也不要参合,里面涉及的事情极深,以我眼下的手段,都不愿招惹。”

孟秋大惊,连天仙都有所忌惮,后面该是多强力的人物。

他和郑八姑对视一眼,不由想起当年在竹山教遇到的事,有些担忧。

公冶黄听过之后,沉吟片刻,道:“竹山教能留存至今,不被剿灭,背后必定是有人支撑。

是神道修士,还是魔门修士,全都无妨,这又不会是什么秘密。

修行界历来是百齐放,只不过分为恶,也没人闲得发慌,一定要找他们麻烦,幕后主使也自然没必要惦记着不放。

但邙山之事,大有不同。属于一件阴私之事,被你捅破,累得邙山基业空弃,朝中势力退走,等于大好基业化为乌有。

若是我遇到这种事情,绝对是要起意报复的。你当谨慎一些,不要再继续探查,免得惹出祸端。”

孟秋点头道:“谨遵前辈教诲,地仙之前,躲着他们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