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道路选择(1/2)

第304章 道路选择

不一会儿,上官红和俞峦一起过来,她见了孟秋,很是平静,拜倒在地,道:“徒儿见过师尊!”神色之中,全无半点之前的无奈和愤懑。

孟秋略一挑眉,道:“你可是想好了?”

上官红点点头,道:“从今以后,世上再无圣姑伽因,只有上官红。”

“好!”孟秋伸手一托,将之扶起,道:“那就随我回山。”上官红乖巧的走到他身后。

俞峦在一旁静静看着,也不说话,泪水涟涟。对方这番态度,已经显得明白,和易静、杨瑾这等转世还与前世藕断丝连的人不同,已然是决定重新来过,和前世再无瓜葛。

若非如此,孟秋也不愿意收留一个,前世站到绝顶,有赫赫威名的大修士,平白惹些因果。

等回了莽苍山清玄洞府,稍作休整,他便叫来上官红,道:“你依旧是学前世道法,还是我再教你?”

上官红回应道:“既已抛弃前世,索性去得完整些。一应修炼,全凭师父做主。”

她在极乐真人等人面前,公开的拜师,那师徒名分已然定下。

修行界中,极重师徒,乃是最为牢靠的一种道侣关系,且和法侣财地之中的法,关系十分密切。

一旦入门,师徒恩义尚且胜过父子,只要不是那种记名弟子,几乎没有叛师之行,否则天下共诛之并非是一句空话,连魔门都会唾弃这等人物。

孟秋点点头,道:“好。我所会修行之法,约莫百种。只其中五种,能直达天仙,算是堂皇正道,各有妙处。

其一是我根本修行之法,唤做《黄帝内经》,是广成子大圣和轩辕圣帝合著。这门道法,不似大圣流传出来的其他道法般包罗万象,只得一纯字,专一修炼元神和肉身。

若此法修炼有成,根基极为牢固,不惧走火入魔之险。且神识强大与法力浑厚,远超同辈。辅之以超高道法剑术,或顶尖法宝,能有越级挑战的能耐。

不过,上古修士血脉与今日不同,灵气更加丰盈,即便元神与肉身同修,也能在不长的时间内都修炼到圆满。

换做如今,除非伱拿灵丹当做饭吃,并能时时纯化法力,否则修行进展比不了当世道法。”

上官红心道:“师父虽然是散修出身,但运使道法中正堂皇,人皆猜测是得了上古道统,果然如此。他能练成上古道法,定然是有一番奇遇,不可复制。

即便如此,这门道法也是最为顶尖的一类,无论在哪家门派,也要当作根本大法,轻易不传。

就算是我前世,也没能得到同级别的法门,东拼西凑起来的修炼法固然高明,但不成体系,导致根基不稳,最后功败垂成。

如此珍贵的道法,师父却说他另外懂得四门与之比肩,恐怕峨眉都不一定有此收藏,委实让人难以相信。”

她正想着,孟秋又道:“第二种道法,知道的人多,但见识过的少,正是连山大师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金丹法。

练气、筑基两个境界,和如今修行的道法大同小异,之后还有金丹、元婴与化神三境,修行起来,就有不同,讲究以法力推动境界提升。

其最为精妙之处,在于多出了境界划分。练气有十成之多,筑基之后,都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每进步一点,都能清晰明了的感应到。且大的晋升关卡之间,还能以丹药辅助。

以此法修炼出来的修士,无论法力神识,以及斗法之能,都不如主流修士,但胜在晋级极快。一般来说,要快出两成往上。

即便不是你我这等天资,稍差一些的,像是五福仙子,以及那位女仙俞峦,只要资源足够,一直修行到化神,都无瓶颈。”

“嘶!”上官红只是隐约听过连山大师的创造出来的道法,以为顶多走的是魔祖或佛祖那种路线,却不想是另辟蹊径。

虽说修士亦将斗法能耐看得极重,但绝大多数人所求,仍旧是境界提升、飞升天阙。

金丹法能降低天资要求,而修行速度更快更容易。要是流传出去,恐怕大半修士都会改修。

上官红不禁有些好奇,道:“连山大师当年所愿,就是要造福众生。为何师父和其他前辈,得了此法,不将之传播开来,以全大师心愿?”

“个中别有曲折,涉及到连山教内部争斗,难以说清。”孟秋叹了口气,道:“这道法固然极好,但要传扬出去,是福是祸,难以预测。

我等练气士,一旦成道,只需餐风饮露,服气飡霞,数量一多,已令天地难以负担。何况金丹修真者,所需资源更要多出十倍。

灵脉养身、灵草炼丹、灵材护体,一桩桩,一样样,搜刮下来,不出百八十年,中土大地万年积累,都将不存。

你若修得散仙,可往南海齐鲁岛域一观。那里因外患多,为对抗海怪侵袭,粗制滥造的修行法几乎公开,是以练气期的修士极多。

只千年多些的时光,已将整片岛域的灵材、灵矿全都耗尽。连筑基修士,也凑不出一把五金所制飞剑,都以竹木替代。

我为人也不算因循守旧,原本这金丹法传了也就传了,但其中牵扯太大,碍于能力不够,迟迟不敢公开。

等到现在,又知道了万年大劫将至,更是直接放弃此念。一干同伴仍在,此时如何能够搅动乾坤、加速大劫?

不过这门道法,无论你学与不学,我都会传授予你。要是能够渡过万年大劫,传或不传,由你决定。”

上官红一点也不觉得有麻烦落在身上,反而郑重其事道:“多谢师父将这名扬天下的机会让予我。”

她为人高傲,又极好名,这等好事,求之不得。

“第三门道法《上清宝箓》,仍旧是广成大圣遗留,不过经历了历代高人修订,在长眉真人师祖手上得以大成,与当今道法别无隔阂。

此书其实是三册,上清传之连山大师,太清、玉清二书分别传予太元祖师和樗散子余道人。其中玉清一书最为有名,便是峨眉的九天玄经。

你是我弟子,荣辱与共,也就不瞒着你。《上清宝箓》自连山大师手中,传给了太乙混元祖师。前次其与峨眉斗剑失败,暗里送到我这来。

峨眉早就有心,三本齐聚。故而此法关系重大,练之无妨,但眼下不可轻易透露出去,否则必遭人嫉妒,我一时也难护住。”

上官红听到这里,心中已然震撼莫名,孟秋展露出来的三种道法,全都堪称当世顶尖,甚至连峨眉求之不得的东西,都已到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