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152章 张大院长,别听了,这个你学不(1/2)

第152章 张大院长,别听了,这个你学不来

看着一脸不可思议的张吉惟,黄北山本不想说什么,可转念一想,还是解释了一句:

“老张,你不是中医,也没接触过中医方面的知识,根本不知道小陆给我们这些中医从业者所带来的震撼,也不知道他对我们甬城中医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吉惟看着他,有些沉默。

他本想说,这理事的位置一步到位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可当事人陆轩就在,而且这本就是中医内部的事情,他一个西医,即便是市一院的院长,在甬城医疗界地位很高,可随意插足中医的事情,多少也有点越界了。

不仅得罪人,传出去恐怕还会说他张吉惟倚老卖老。

黄北山则是好像看出了张吉惟在想什么,笑了笑道:“咱们中医学会跟你们西医不同,虽然都得有相应的能力,可排资论辈的情况没你们严重,当然,这跟中医人少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人一旦多了起来,这明争暗斗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听到这话,张吉惟颇有感触道:“有时候,入了这行,就由不得伱了,不斗就会沦为弃子,最后不想斗也得斗,不想做也得做,只有站到了那个高度,才能稍微自由一点。”

“可你现在自由吗?”黄北山反问一句。

张吉惟顿时陷入了沉默。

比如,心若没阳,血就不能正常流动;脾若没阳,水谷就不化;肝没有阳,就不能正常地疏泄,无法藏血;肺若是没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而肾没有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

“兴许,不会吧。”黄北山沉思了一会,才给了一个答案。

见此,黄北山再次道:“张院长,我说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听呢,别听了,这个你学不来的,非得自找烦恼干嘛?”

比如尿病,尿病人必然阴虚,因为细胞吸收不到足够的。可滋阴毫无作用,因为根本不是摄入的营养不够,而是肾阳虚,也就是功能受损了,需要弥补功能才能治病。

“不是吗?”

这样做,虽能治病,但同时也伤害了本就不足的真阳。

陆轩再次解释道:“扶阳派认为,治病思路如果是祛除热邪,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辛温补阳,才是治病的根本方略。

不然也不会被列入中医七大派系之一了。

伤了真阳也就是伤了根本,很容易引邪入里。

若真有长期阴虚,那也肯定是因为阳虚,也就是功能受损,导致的营养吸收不了罢了。

表面看着是没事儿了,其实只是因为病得更深了。

“其实你也可以的,就看你舍不舍得了。”黄北山笑了笑。

“怎么说?”

黄北山和张景才几乎同时眉头紧皱,显然不太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再说了,你懂吗?”

“还能怎么说,拜师呗。”

而一旁的张吉惟,则是听的满头大汗,郁闷不已。

黄北山一脸鄙视:“你一个学西医的,不是我瞧不起你,这么多内容,别说靠背了,就是现在让你拿纸笔记下来你也做不到。

“这分明是玄学啊!”

极高的赞誉!

张吉惟不敢相信的看着黄北山,很难想象到,黄北山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陆轩解释道:“其实这里的意思很简单,它提出了阳在万物的生命活动当中,应该居主导地位,阴应属于从属地位。

“懒得跟你说,不记得就不记得,非得来一句应该有吧,看看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点都不做作。”

想到这里,陆轩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随即继续讲道:“展开来看,这就说明了阳气对我们人体生理病理影响。不管是生理上或者病理上,它都有其广泛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

再说了,说的再清楚,张吉惟也不会懂。

不过,顶着大太阳剧烈运动完了,肯定阴虚,毕竟缺水缺,但食物进嘴,这阴虚马上也就补上了。

所以,火神派治病常以扶阳为主,也就是补充元气,全面加强人体的免疫和再生系统的运转速度,这是对抗绝大多数疾病最好的办法。

狗日的黄北山,老子回去就好好研究研究中医,到时候让你知道,我张吉惟的天赋有多高。

并且在《乾凿度》一书中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和“夫有形者生于无形”的理念。

“有这方面的思想支撑吗?”黄北山提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黄北山道:“谦虚是好事,太谦虚就不对了。”

张景才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不知道来问我,我就知道?

“猜到了。”

而气,是人体的循环功能,也在阳的范畴。一般都说阳气充足或者不足,没听说过看病的时候,说一个人阴气充足或者不足。

比如《周易》中就有明确的提及:“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能统天。”

可奈何抓耳挠腮之下,脑子里愣是没有半点墨水,最后只能狠狠地瞪了一眼黄北山,大手一甩,冷哼一声,转过头去拿起手机就玩了起来。

但是,从郑钦安先生的《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中却并未有过使用附子的相关言论,为什么要这样用,没有明确的把它说透,也就造成了后世火神派的中医无法在这个问题上做到自圆其说。

“放心,真传出去了跟你没关系,我们还没那么不讲道理。”

……

而陆轩,沉思了一会,方才说道:“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推重阳气,善用扶阳方法治病,擅用大剂附子干姜等辛热药物,在这方面火神派可谓是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懂?”张吉惟一脸不服气,“你黄北山这是瞧不起谁呢,我好歹也是市一院的院长,当年也算是心内科主任,真当我听不懂?”

阴虚就是营养缺乏,我们每天吃饭喝水,全是在补阴,所以现代人几乎没有阴虚之虞。偶有阴虚,也根算不上是病症。

对阴证的辨识全面而深刻,这些观点十分突出甚或超越前人。”

“什么意思?”

听不懂!

完全听不懂!

这到底说了写啥?

“这还是医学吗?”

张吉惟本来没想理会黄北山的,可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追问起来:“怎么说?”

黄北山点到为止,想了想道:“不说这个了,我跟老张跟过来,正好趁着这次机会跟你请教请教火神派方面的事情。”

由此追溯火神派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这便是火神派之精髓所在。”

“老黄,换作是你,你会放弃吗?”张吉惟将这个问题又丢给了黄北山。

见此,黄北山也没打算多说。

火神派的理念虽然极端了点,可能够传承至今,而且在中医急救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有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所在。

陆轩对火神派也做过一些了解,再加上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一群“老师”的悉心教导,对火神派的了解不可谓不详细:“郑钦安先生,两位卢老先生,他们连续行医一百多年以来,大剂量的,长期的在使用附子桂姜。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一点,那就是什么才是扶阳?”

黄北山转过头,正想向陆轩请教一些火神派的事情,就听到陆轩苦笑着道:“老黄,你这么捧我,我可不敢当。”

黄北山眉头一挑,兴趣十足。

说到补阳,就不得不说阴阳平衡了。

如果只是解除表面症状,不补元阳,也就治不了根本。

今天这一趟,不虚此行。

不过,质疑归质疑,张吉惟这次倒是聪明的没有说什么,脸上也并未表露出太多,而是对于黄北山这话选择了一笑而过。

不过,面对黄北山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张景才最后还是没忍住道:“应该有吧,以小陆的记忆力,记错的可能性比你老黄忘记吃饭的可能性还低。”

“合着我在你老张眼里就是个干饭人?”

“你管我学不学。”

这说明阳之气才是构成我们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

不过,陆轩也只是看了眼,就收回了目光,继续刚才的话题:

黄北山却是看着张吉惟的背影笑了笑:“别管他,咱们继续说。”

阳虚为本,阴虚为表。

起码,他黄北山就做不到。

自由吗?

真要自由,他今天就不会紧赶慢赶的回市一院了。

但,后世的中医阴阳学说,提出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也就是大家都公认了机体的阴阳之气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这一说法。”

其结果就是和如今的西医西药相同,病情反反复复,虽然每次吃药之后短时间见好,但不久又复发,并且越来越重。大病本身就大损元气,损真阳。现在中医界,见火就要去火,越大的病,这样做就越危险。

陆轩认真的道:“在先秦的时候,先秦诸子百家在他们的一些著述里面,其实也明确的谈到了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