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243章 百症皆可致危,独咽喉之症,为(1/2)

第243章 百症皆可致危,独咽喉之症,为危中之危

陆轩回到甬城。

对安江的患者来说,不亚于一场晴天霹雳。

特别是那些还没看上病的患者,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后悔的捶胸顿足,后悔没早点得知这个消息,后悔没有早点来惠安大药房看病。

至于那些已经找陆轩诊治过的患者,则是有些患得患失。

他们担心自己的病吃上一周的药不会好,到那时候,总不能跑到甬城去看吧?

不现实。

虽然临走前,大家都加了群,群里能够咨询一下,可有些东西,不是患者自己就能说清楚的,说句不好听的。

舌苔还可以靠着拍照,但拍照也很难派出自然光下人眼所看到的照片,照片与真实情况往往会有一些出入。

自身的一些症状,则是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说出。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很多注意不到的点。

比如脸色什么的,自己就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而有经验的中医,可能一眼就能知道到底什么情况,特别是从陆轩在惠安大药房义诊时展现出来的情况来看,哪怕患者不说,他用望诊的方法也能判断出不少病症。

这些其实还好,开视频也可以解决问题。

最麻烦的还是脉诊。

中医望闻问切,脉诊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诊断手法,这个就跟西医的那些精密仪器差不多,少了脉诊这个环节,很难做到精准辨证。

辨证不准确的话,自然而然没办法开药。

没有哪个医生会在线上诊治的时候给病人开药,辨证不准备没关系,最怕的就是开错药,把人给吃坏了。

这种情况,患者们都知道。

所以得知陆轩回甬城后,大家都是闻着伤心,见者流泪。

没办法,按照现在的情况,除非跑去甬城,不然就只能等陆轩过年回安江才行。

可过年回来,大家都在走亲戚,药房都得关门,就算是回来了,也很难进行义诊,更别说给他们看病了。

这思来想去的,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

张广礼,这位县中医院的院长。

他们可都是知道,陆轩义诊的这几天,这位张院长一直都是以助手的身份存在的,而且每看一名患者,都会将患者的情况一一说的清楚,甚至于其中涉及到的医理都会讲的非常透彻。

大家一想,作为县中医院的院长,陆医生如此耳提面命般的讲解,起码也学到了一些吧,哪怕医术没有陆医生厉害,但给他们看看病总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吧?

一时间,县中医院院长张广礼在网上的号被疯抢,这是张广礼本人都没预料到的。

原本一周只出诊两天的张院长,一下子给自己排了四天,而且上下午都在,这才缓解了一部分挂号的压力。

张广礼院长的火爆,也导致去县中医院看病的患者急剧增多。

很多科室的负责人都纷纷找到了张广礼,说明了情况,得知是因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时,大家都是震撼不已。

同时,也是欣喜无比。

这可是好事。

谁能想到,中医竟然在安江这样一个小县城崛起了。

不过,仔细想想,那位李老先生所在的县中医院,不也是同样的情况吗?

一念及此,大家都是忍不住感慨万分。

当一个人的医术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的可以改变太多东西了。

陆轩的离开,对安江人民来说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可对甬城的患者而言,却是欣喜若狂。

亲爱的陆医生又回来了。

而且,大家都看到了,在裘市街道卫生院后面的那栋大楼,一件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还有那块命名着陆轩中医院的牌匾,让无数患者明白,他们心中亲爱的陆医生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要高升了,要担任陆轩中医院的院长了。

所有人都替陆轩感到高兴。

以陆轩的医术,留在卫生院实在是暴殄天物,大家都有些替陆医生感到不值。

可现在,那种感觉没有了。

陆轩中医院不大,可怎么说也是担任院长,这足以弥补很多东西了。

每一个走进陆轩诊室的患者,第一句话就是恭喜。

陆轩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感谢了,反正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没停过,整个人都有些麻木。

……

“陆医生,您的事情我听说了,恭喜啊!”

孩子妈妈带着小孩走了进来,进来便是道喜。

陆轩客气的回应着,然后看向小孩:“孩子怎么了?”

“扁桃体肿大两三度,一直这样,去医院吧,医院让做手术,我不太想做,扁桃体这东西吧,虽然西医说是没有什么用,还老喜欢发炎,但我想着,人体的东西就没一个没有用的,真要没用,在几千年的进化里,早就消失了,还有,那就代表有用不是?”

孩子妈妈说到这里,看向陆轩道:“陆医生您说是吧?”

陆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当然有用。

事实上,人体的任何一处器官都有它的作用,一些器官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作用,甚至直接割掉好像也没什么大碍,可真正需要它的时候,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不然就像对方说的那样,真要没用的东西,早就被进化掉了。

没进化掉,那就代表还有用。

只是这作用,平时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