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打什么?这咋打啊?!(1/2)

第370章 打什么?这咋打啊?!

“有没有机会,我就问有没有机会!”

在另一边,听说好友的作品提名了的琅琅,首先开始激动了起来。

哐哐哐的鼓起了掌,还拍着大腿。

隐隐约约的,总感觉,这次李景霖获奖的可能性极大。

而这句话,若是被李景霖听到了。

那必然会说一声,肯定直接拿下。

哪怕,这只是一个提名晚会,正式揭幕奖项获得者,还得等下次。

但依然会十分确定。

“阿霖,这些对手你怎么说?”

“我怎么说?”

听了洛诗瑶的问话,李景霖撇了撇嘴,摇摇头。

“根本没有压力,这已经名牌了。”

倒不是说其他游戏的音乐差。

实际上,在李景霖看来,这些提名的游戏音乐,都是十分优秀的。

可还是那句话。

你得看这作品,在拿奖方面有没有优势。

音乐的欣赏从来都是很主观的,若是单纯靠主观去评选,那没有任何一个获奖作品能够真正有说服力,哪怕是全民投票。

全民投票只能说你很火,但证明不了伱有多好。

像是生日歌,或是很大一部分耳熟能详的歌,火,是因为赋予了音乐之外的含义。

在一首音乐仅是音乐,没有被赋予其他内涵的情况下。

火仅仅只能说明欣赏门槛很低,仅此而已。

所以,很主观的欣赏音乐,是无法做到在奖项中客观的。

就必须要有客观的评选规则。

即“开发性”“创新性”“技术层面”“文化与思想层面”等影响因素。

其中,主观欣赏音乐的元素,虽然仍然重要,但并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悦耳度or记忆点】

人受到的教育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大脑的细节也未必相同,思维更是千奇百怪。

所以,在音乐信息的刺激下,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你觉得很有记忆点,很悦耳,但有的人就觉得没感觉,平平无奇。

所以,这方面的信息,只能作为参考,难以完全依靠这一点来进行评判。

虽然其他的游戏音乐也很优秀。

但这些音乐的层次,很难上升到人文层面。

哪怕就是上升到了人文层面.

也根本没法和李景霖这次的作品相比。

觉得自己这次必拿奖。

不是李景霖到底有多自大,多骄傲。

而是因为

你是真的知道,在一场学术比赛中,论文永远比小说含金量足,站在学术的赛道之上,小说根本没法去和论文相比。

但能说小说就很差吗?显然不是。

而是因为这是学术的赛道,相比之下,论文就等于开挂了。

这一次,这个游戏配乐奖项的几位提名者.

基本就是等于一群写小说的在和一个写论文的打架。

你要真想提升奖项含金量,那就必须要给李景霖。

是的。

主观的欣赏,欣赏的是“我觉得哪个更好听”。

但客观的评判,问的是“你觉得哪个更nb”。

一个是我,一个是你,一个是好听,一个是nb。

这比赛的结果

真的根本都不必说。

要么稳拿,要么等着被人口诛笔伐。

格莱美再有猫腻,起码也是个音乐界举足轻重的奖项,想维系金字招牌,起码你得说服一下大部分的音乐界人士。

尤其这还是个新奖项,必然是要引起社会关注的。

“这还用想吗?!李拿定了!”

此时。

使命召唤的音乐制作人汤普森,在听到身边一些明星们恭贺后。

正有些郁闷的小声bb着。

毕竟,当听到提名者还有李景霖《英灵殿》的时候,汤普森就知道,自己无了。

妥妥的陪跑。

如果这奖项是“最受欢迎游戏配乐”,汤普森会觉得自己稳了。

因为,使命召唤游戏的受众实在是太多了,老粉也是太多了,哪怕刺客信条是个老ip,可《英灵殿》是新作,相当多的粉丝对音乐内容尚未达成特别直观的感受。

可惜,这是个“最佳”系列的奖项。

“汤普森,你就这么没信心吗?”

身边的好友忍不住打趣了一声。

“没信心?那是没信心的事儿吗?你问问剩下几个人,问问他们觉得谁能拿奖?”

汤普森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音乐制作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

比方说,让李景霖去给使命召唤作曲,和他自己的《英灵殿》打一打.

都未必能干的过。

使命召唤这种战争题材的游戏,若是非要有深度,那撑死表达的就是使命感,战争描绘,和平愿景,反战思想等等等。

但这些东西吧,音乐是很难描绘特别具象化的,特别这还是个游戏音乐,游戏体验很重要。

玩家兴冲冲的端着枪打算当一把兰博.你这边搞了个反战的哀乐?

那只能说是沙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