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学习班开课了(1/2)

计划定好,就在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通的时候,却又突然偃旗息鼓。

原因很简单,梅雨季来了!

那天上的雨点往下飘,雨水也不大,就是那么一丝丝的,绵密轻柔,和那首歌里唱的一样,雨到了这里缠成线,落到水塘里就是圈圈圆圆圈圈。

原本准备涂抹外墙的工作只能暂停,砖窑就更不用说,必须等梅雨季过去,再……过了好像是双抢?

所以要等双抢结束,然后……又要摘棉花?

陈凡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骑在小母马上,悠然地从田间走过。

脑子里想着生产队的工作安排那是杨书记他们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用上自来水。

可惜现在挑水对体质和力量的属性增长已经没有丝毫好处,否则他是绝对不会用自来水的!

道路两旁的农田里面,有许多散落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他们也和陈凡一样,穿戴着斗笠蓑衣,却没有马骑,而是弯下腰在田间劳作。

下雨天不能涂抹外墙,也不能建窑烧砖,可农活却耽误不得。

梅雨季正值早稻的抽穗扬花期,其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同时又要进行晚稻的育苗和播栽。

农历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的梅雨季,不仅带来丰沛的雨水,也有可能将雨水化作涝灾,同时还会滋生多种病虫害。

所以社员同志们需要经常在田间巡视,如果发现田间有内涝的迹象,就要立刻排泄田里的积水,预防水稻被淹死。

如果禾苗被水淹没到一定的高度超过3天,就有可能会死亡。

而且排水也有讲究,阴雨天可以一次全部排干,如果偶尔有几个晴天,就要留一层浅水,其中的分寸必须要掌握好。

除此之外,晚稻的播栽补种、因苗分类补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等,都要依靠社员同志不辞辛劳地在田间一遍遍的巡视和劳作。

水稻是生产队最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并不意味着社员只需要照顾水稻。

另外还有早熟的玉米、大豆要及时排水和采收,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蔬菜要打理,还要给鸡鸭鹅和兔子割牧草、煮蚯蚓、清扫笼舍防治疾病。……

陈凡只要想到社员们要做这么多农活,连半大的孩子也要一起参加劳动,再想到自己已经在家里喝了3天茶,便心生惭愧,决定骑着马儿去开工。

昨天他就给张文良打了个电话,请他召集“预备老师”人员,准备开讲初中知识,以及“数理化自学丛书”里的内容。

现在就是过去上工的。

不一会儿到了大队部,刚进前院,就听见里面传来的嘈杂声。

陈凡不禁有些好奇,快走两步到了里面,先将斗笠和蓑衣挂好,再往前几步,便看见所有人都在大会议室里。

除了过来上课的12个兽医、张翠娥和几个之前女生补习班的学员,还有12個民兵班长,以及大队部的直属民兵。

毫不意外,杨书记他们也在。

陈凡走过去看了看,心里顿时恍然,“这是在教急救知识?”

人群中间,张文良和张觉民互相配合,将在地委修改过的急救要领一一演示出来。

杨书记听见陈凡的话,转过身看了他一眼,点头笑道,“昨天三虎接到你的电话,说你要重新开课,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干脆把民兵排长和各个小队的民兵班长都叫过来,顺便一起给他们讲讲急救知识。”

旁边张队长一本正经地说道,“等他们学会之后,还要回去教给自己小队的人。这些急救知识好歹也是从我们卢家湾流出去的,要是连我们卢家湾自己人都不会,岂不是笑话。”

陈凡脸色有点僵硬,小声解释道,“只有一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其他的都是卫生处各位专家共同的成果。”

张队长,“一种也算。再说了,要是没有你,他们自己能想到整理出这些急救方法?”

陈凡果断闭嘴不吭声了。

这东西就没法跟他解释。

叶树宝则说道,“另外一个,是考虑到如果兽医不在小队,去学校讲课,万一要是队里发生突发情况,有这些民兵在,也能临时顶上去。”

陈凡恍然点头,“这个办法不错。”

这时安全突然凑了过来,小声说道,“我怎么感觉听你讲,和听他们讲,区别有点大啊。”

陈凡看看他,再看看躺在地上卖力表演的张文良和张觉民,撇撇嘴说道,“不至于吧。他们都演示过十几遍,我讲的时候也是他们配合,没什么区别啊。”

安全眉头微皱,看看张文良他们,“是这样的吗?”

陈凡正要说话,这时叶树宝突然叫停,“你们两个歇一下,让小陈来讲,你们打配合。”

张文良一转头,这才发现陈凡来了,当即松了口气,爬起来说道,“你来的正好,快给他们讲讲。”

陈凡自无不可,连讲义都不用,从第一个呼吸道异物清除法开始讲起,各种急救知识和注意要点都信手拈来,很快便将所有内容讲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