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人走茶凉(1/2)

没一会儿,张队长和叶队长便进了办公室。

小八哥扑腾着翅膀落在窗台上,张着嘴大叫,“开会啦、开会啦。”

陈凡嘴里“啾啾”叫了两声,小八哥立刻飞到他面前、落在桌子上。

喂了它一小把谷子,吃完之后,小八哥又飞了出去。

叶树宝坐到位置上,对着陈凡笑道,“你这鸟挺神啊,还会找人开会。”

张队长看着外面天上八哥飞翔的身影,问道,“你不怕它飞跑了不回来?”

陈凡笑道,“没事,它知道怎么回家,真要飞丢了,燕隼也能把它抓回来。”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满脸无语,合着你在家里玩一物降一物是吧?

张队长转头看向杨书记,问道,“那几个公安的领导过来干什么的?”

杨书记抽着烟,“还能干什么,搞调研呗,朱公安就给他们带下路。”

叶树宝咂咂嘴,手里捏着纸片卷烟丝,看着他笑道,“搞调研就吃顿饭?”

杨书记哈哈笑道,“调研也要吃饭嘛。别说,吃饭的时候,他们一直在问生产队的事,有的是老肖那一摊子,有的是咱们在外面的熟食店,还有运输队的情况,说是要了解一下治安问题,看上去倒也像那么一回事。”

肖烈文也说道,“前面是聊这些,后面就跑偏了,不是问副业,就是问小陈,跟咱们平时扯淡没什么两样。”

杨书记,“都是人嘛,还能怎么样?”

他笑着摇摇头,敲了敲桌子,“人到齐了,开会了啊。”

却又先抽了口烟,才将脸色一正,干咳一声,“今年呢,是咱们卢家湾生产队的大丰收年,农业大丰收、副业也红红火火,到了年尾吧,还赶上了恢复高考,队里23个娃娃,个个都考出了高分,全公社估分就没有比他们高的。”

刚才还一本正经的脸上,此时已经笑得睁不开眼。

其他人也都是笑容灿烂,呵呵呵地笑個不停。

陈凡坐在一旁,手里把玩着一根烟,心里默默猜测,难道今天又是关于鄙人的表彰大会?

就是人数有点少,要是开个全生产队大会,那场面就差不多了。

笑了一阵,杨书记又将脸色一板,“好事很多,但是呢,咱们还不能得意忘形、掉以轻心,必须要再接再厉,把工作干好。

尤其是现在入冬了,还有一些大事、小事、不大不小的事,都要处理好,绝对不能威风一整年,等到了年底却拉稀。”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认真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杨书记环视一眼所有人,“把你们手头上的事都报一报,咱们都放在一起,看看怎么统筹安排。”

旁边张队长点点头,正色说道,“我这里的头号大事,就是挑堤、河道疏通和沟渠修整,这些水利工程丝毫马虎不得。”

等他说完,叶树宝也赶紧说道,“我这里就是养殖场看怎么扩大规模。”

他看了看众人,“现在卢湾熟食店,一共有15家店,在地委有10家、在县城有3家,另外在双河县还有两家,这15家店,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禽畜,虽然说现在有甘家村、胜利、红星、白浪湖四个大队可以供应,但是如果再开新店,或者是有了其他渠道,恐怕供应上就成了问题。”

杨书记缓缓点头,“你有什么想法?”

叶树宝点燃一支自制卷烟,吐出一口烟雾,苦着脸说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也就是鼓励社员家庭多搞养殖,再把大队部直管的养殖场规模再做大一点。

不过这样做的话,困难也不小,首先就是劳动力不足,全大队一共586户,我们社员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搞养殖,但是劳动力有限,壮劳力还是要优先安排到田间地头搞生产。”

杨书记插话说道,“这是对的,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证‘以粮为纲’的中心不能变。要不然都去发展副业,粮食安全谁来保证?”

对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稻谷虽然便宜,可是要填饱肚子还得靠它,肉再好吃,几天就吃没了,稻谷却可以长期储存,从年头吃到年尾,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饿过肚子的人,永远都会将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于公于私都是这个道理,这点绝对没得谈!

至于说赚了钱去外面买粮?如果有人对着那时候的老人问出这个问题,他们大多都是同一个态度,“都跑去赚钱,谁来种粮食?国家的公粮谁来交?等你饿肚子的时候,我手里有粮,你再有钱又怎么样?”

所以包括主管养殖场的叶树宝在内,没有一个人会去想分走种粮的劳动力,靠这个增加养殖场的规模。

短暂的沉默后,杨书记又问道,“养殖场还有什么问题?”

叶树宝立刻说道,“有。”

他转头看向张文良,张文良立刻反应过来,屁股往前挪了挪,将目光投向陈凡,“之前小陈跟我说,其实养殖野兔不划算,野兔吃得多、长得慢,折损率还高,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能去外面购买一批肉兔种苗。”

陈凡正歪坐在椅子上旁听,见所有人都看向自己,当即说道,“是有这么个事。以前咱们是没有这个条件,只能自力更生,利用现有资源来做养殖。

但是经过这大半年的发展,大队账上也有钱了,就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产品增值。

比如养鸡,其实咱们这里的土鸡,养殖效益并不高,比起一些全国都有名的肉鸡,喂食量更大,出肉却少得多,连下的鸡蛋都是小个头的。

如果换成三黄鸡、清远鸡、杏花鸡、乌鸡这样的知名肉鸡,不仅饲料投入更少、出肉率更高,借助这些肉鸡的名气,售卖价格也能再往上提高一点点。”

刚开始大家听得还挺提神,等听到最后那句话,都不禁有些心虚。

现在的价格已经够高了吧,还高?这钱怕是赚得不安心啊。

不过,撇开小陈同志的提价建议不谈,投入更低、出肉率更高这两点,确实让他们都心动了。

这等于什么都不做,凭白多了一批肉啊。

杨书记刚准备说话,又听见陈凡说道,“还有兔子也是,其实野兔是不太合适养殖的,当时我也是用了很大的心思才将那些野兔勉强驯化,但是就养殖品种来说,野兔很不划算。

适合做肉兔饲养的,应该是白兔,白兔的出肉率更高,肉质也更加细嫩,而且白兔还比较安静,对养殖户比较友好。”

叶树宝立刻问道,“那白兔在哪里可以买呢?”

陈凡笑道,“上海就有,我看过报纸上的一篇报道,上海最早从30年代起就有养兔咨询社,免费教授毛兔、皮用兔和肉兔的养殖技术,在青浦和崇明地区就有不少人养殖。

如果不是因为‘十年’的话,他们的养殖规模应该可以发展得非常大,只不过中途停顿,现在就差了很多,但是找一些种兔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这话,叶树宝顿时眼睛一亮,“还有毛兔?那有没有安哥拉毛兔?”

陈凡惊讶地看着他,“你还知道安哥拉毛兔?”

叶树宝自得地昂起头,“别以为就伱看报纸,我也经常看报的好吧,报纸上就报道过广东佛冈养殖安哥拉毛兔的事迹,他们一个县有7000多户在养毛兔,十年来为国家创汇200多万元,都上了报纸了!”

杨书记本来还挺感兴趣,等听他说完,不禁眉头微皱,“十年200多万,那也不多啊。”

卢家湾的15家卢湾熟食店,一天的营业额就有4万元左右,扣掉种苗费、饲料、药剂、其他生产队的采购款、员工工资、运输费、副业公司留存的发展资金、上缴食品公司的管理费等各种费用成本,剩下的纯利润又按三种方式分配。

自己生产队社员养殖的禽畜分成3份,6成归养殖户、两成归小队,两成归大队。

大队部养殖场的,7成归养殖场,3成归大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