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鹬蚌(1/2)

萧元彻看似风轻云淡突然说出这一句话。

那晋安帝刘端毫无准备,倒抽一口冷气,脸色煞白。

反倒是董后镇定沉着,开口道:“什么?璟舒那丫头被人当街行刺?这还了得?这可是堂堂京都龙台!陛下,予恳求陛下务必将此事彻查清楚!”

说罢,又暗暗拽了一下刘端的衣袖。

刘端这才反应过来,忙暗定心神道:“是!是!皇后所言极是,璟舒那丫头五六年前朕见过一面,当真是天真烂漫,谁人竟下的这般狠手!着实可恶,朕这就下旨,彻查!必须彻查!”

萧元彻淡淡道:“圣上真的不知道么?”

董后再次出言,一字一顿道:“司空这话何来?陛下居深宫大内,昨晚到现在更是跟予在一处,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

萧元彻似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董后,这才若无其事道:“昨晚臣麾下黄奎甲的憾天卫都出动了,更是惊扰了半城的百姓我以为定然惊动圣上,故而心中不安,这才一大早的前来问安。”

刘端稳了稳心神,方才有了帝王的气度,淡淡道:“司空向来对宫中警戒颇为上心仔细,那朱雀大街上的事,虽然凶险,宫中还是一片安静祥和的。”

说到这里,他还向着萧元彻略略点了点头,似乎对萧元彻负责的宫中防卫一事十分满意。

刘端恍恍摇头,自言自语道:“朕即位以来,劝课农桑,裁汰冗官,发展太学,心中想的是振我大晋国运,再现大晋昔日的荣光!可是,先有国贼王熙,朕盼着,盼着!.”

说完,转身向殿外走去。

待他缓缓展开奏章后,一眼便看到了萧元彻越骑校尉的提名人选。

可是忽的心中生出一股浓重的无力感,瞬间浇灭了这股暴怒。

萧元彻点点头,似询问道:“不知圣上以为越骑校尉的接替人选是谁为好?”

刘端似乎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道:“司空把昨晚璟舒遇刺的事情跟朕说一遍吧,朕实在忧心。”

刘端刷刷点点,写了三道旨意,盖了玉玺,这才给齐世斋道:“谕徐令君,发下去吧。”

忽的,眼中阴鸷神色更甚道:“把那做雪酥的全给朕砍了!”

“还有一人?”刘端颇感意外道。

刘端以为自己顺着萧元彻退了一步,便有了商量的余地,便开口道:“至于城门校尉武恒,鸿胪寺少卿孔溪俨,龙台令杨恕祖,他们的父辈皆是朕的重臣,加上这次事情事发突然,又是深夜十分,我意”

刘端转念一想,管他如何,萧笺舒让出越骑校尉对自己来说总是好事,于是不假思索道:“朕准了!”

刘端没有办法,只得点点头道:“司空所言极是,那朕就这么办吧!”

萧元彻闻言,虽略感意外,但毕竟已尽全功,这才拱手谢恩。

刘端点了点头,一行清泪流出,颤声道:“可是,朕这般做,与昏君何异?朕是昏君!昏君啊!”

齐世斋叹了口气,似征询般的看向董皇后。

萧元彻这才一字一顿道:“那两仙教,不过在京都龙台城外龙台山西郊,只是一个小小道观而已,圣上真就以为凭着他们的实力,可以做下这等事情来?”

刘端眼睛微闭,似乎自言自语,又似在对着董后说道:“深宫寂寂,朕当真就没有一个知心托付的人么?”

萧元彻不动声色道:“臣乃臣子也,怎可代圣上行事!”

刘端默然不语。

刘端眼神一眯,思索一番方道:“兹事体大,人选吗,一时半刻不好做决定,容朕想一想。”

说到这里,萧元彻风轻云淡的看着刘端,不再深说。

刘端这话刚说完,萧元彻竟自顾自的笑了起来,起先声音低沉,笑的也很缓慢,渐渐的竟肩膀抖动,放声大笑起来。

萧元彻又道:“臣二参龙台令杨恕祖,身为龙台令,更是龙台各项政务治安的第一要职,为何昨晚那么大阵仗,却不见龙台令的半个差役?如此玩忽职守,罔顾京都安危的人,留在任上何用?”

也不扭头,只是淡淡留下一语道:“圣上乃是大晋一国之君,这等事情,圣上自己决定便好.何必问臣?”

刘端闻听此言,有些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道:“不知司空所参何人啊?竟有这许多?我知司空女儿受难,可是这毕竟是司空家事,若因此累及朝堂大臣,朕知道司空爱女心切,可是满朝文武作何感想呢?”

幽暗斑驳,更似有淡淡冷意。

萧元彻忽的眼神一寒,口气不容置疑道:“全部罢免官职吧,一个都不留!”

萧元彻想到这里,方道:“臣以为不可!”

刘端身如触电,忽的直挺挺的怔在那里。目光涣散。

“呵呵.呵呵呵呵”

“陛下.”董后喃喃的唤了一声。

董皇后缓缓站起,冲宫娥太监轻轻摆了摆手。

这才稍微平息了一些,又缓缓的靠在了椅子上,眼睛微微闭了起来,缓缓道:“你们都下去朕累了.”

心中一股暴怒无边蔓延,双手也略微颤抖起来。

刘端一愣道:“还有?还有什么?”

刘端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司空,何故发笑。”

“何事?”

眼神灼灼。刘端原本低头不语,闻听萧元彻说若是自己认为他参人参的不对,便收回这番话,忽的抬头看向萧元彻。

他忽的打断刘端的说话,身旁董后眼中划过一丝愠色,转瞬即逝。

不等刘端反应,萧元彻接二连三道:“臣三参鸿胪寺少卿孔溪俨,鸿胪寺掌京都祠庙、道释籍帐,京都两仙教及其道场两仙观,图谋不轨,阴谋行事,为何半点都未曾觉察,不仅如此更是坐视两仙教愚昧百姓,声势浩大,其心可诛!臣四参荆南侯钱仲谋”

萧元彻正色道:“不错,臣所参第五人,乃是渤海侯、大将军沈济舟!”

真当我是个雏?

刘端自以为自己所图得逞,正暗自高兴,忽听的萧元彻这样说,心中一暗,方装作不解道:“为何?司空可是要饶过他?”

刘端暗自叹息了一声,方道:“司空所言,言之有理,只是这五人皆是要职,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不知司空如何处置?”

萧元彻这才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萧元彻道:“魍魉司的行事作风与这十个杀手带鬼面颇为相似,若说巧合也好,真就是魍魉司也好,沈济舟也应多多约束麾下有司!”

董皇后忽的泪流满面,向前跪爬了几步,将端庄秀雅的脸庞埋在晋帝的怀中,喃喃道:“陛下,陛下还有予啊!.”

齐世斋从门前缓缓转了出来,来到大殿内,托起那盘雪酥,浑浊的老目中射出一道寒芒,低声道:“圣上,息怒.吃口雪酥.宁神顺气!”

“不知司空意下如何?”

萧元彻淡淡道:“臣恭请圣裁!”

他又想了一想,斟酌了下词句道:“朕意司空代朕全权处理这些人吧。”

齐世斋这才摇了摇头,领着殿里的人退了出去。

待萧元彻走了好久之后,刘端的身形忽的默然萎顿,瘫靠在椅子之上。低低的喘着粗气。

刘端淡淡道:“刘玄汉在你那里许久了罢!朕早有耳闻,刘玄汉乃是朕的皇叔,如今皇室人才不兴,朕深为忧虑,朕以为,刘玄汉大才,当用之,总是闲置岂不可惜。既有源头说,他乃朕的皇叔,朕意,三日后大朝,朕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观阅皇家族谱,以证其皇族身份。若真乃朕之皇叔,朕有意”

说完这些,萧元彻抬头朗声问道:“圣上,您圣心独裁,觉着臣参这五人参的对么?若圣上觉着臣胡乱攀咬,臣收回方才的话!”

忽的刘端有些癫狂,一把将董皇后推倒在地,语无伦次的说道:“不!不!不!朕谁也没有!朕就是孤家寡人!方才连你都不替朕说话!你也是他的帮凶!帮凶!”

董后一直在仔细的听着,闻听萧元彻竟要罢掉这三人官职,心中也是惊怒不已,但电光火石之间,已然想了个通透,她忽的出言道:“陛下,司空所言极是!这几个口,是该好好肃清一下风气了,罢免,全罢免!予认为罢免了方好,方好!”

半晌刘端道:“司空言之有理!朕这就.”

萧元彻不疾不徐道:“臣犬子萧笺舒,如今已近而立,担任越骑校尉日久,臣暗自思量,越骑校尉乃是京畿要职,不易一人长时间担任,故有意请圣上裁决,罢笺舒越骑校尉的差事,以五官中郎将安置。”

刘端暗中高兴,心想这次萧元彻却有些大意了,只看到了表面上神权道门的问题,不如自己就顺着他的话说。

萧元彻忽的将怀中奏章朝他眼前一递道:“圣上日理万机,就不要为这些小事劳心费神了,微臣已然想好了合适的人选,请圣上龙目御览!”

刘端若不是心中忌惮这权倾朝野的萧司空,怕是早就开骂了,饶是如此,在心中也问候了萧元彻一家,可他左右也是没有个办法,只得一叹道:“沈济舟毕竟乃是大将军,更是多年替朕守着渤海东北疆,此番事情,只是略有所证,毕竟无法查实,故而.朕下道旨意,切责一番,令他好生督促所部将臣,以观后效!”

刘端闻言,眼中闪烁不定,半晌方道:“沈侯?沈侯何罪?”

萧元彻一字一顿道:“圣上可还记得,方才臣曾言那十个杀手皆带着鬼面,圣上可知道魍魉司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