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清明雨后,墙头马上(1/2)

纯音乐,是讲故事的。

之所以说它高级,是因为它不需要用一个字符,单纯用最原始的音符和乐器,就能将人带入故事之中。

现在,秦一诺就有这种感觉!

连续不断的三段式琵琶重复,宛如在倾吐一个夏日的故事,让人的精神宁静下来,进入这幅缠绵的画卷。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当第一段音乐响起的时候,若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的琵琶声陡然响起,似揭开了雨的幕布。

秦一诺的眼睛陡然明亮。

随后立刻坐直了身躯。

确定了。

这真的不是流行乐!

而是一曲纯音乐!

浓郁的古典风,并且开头极其惊艳!

“孔方老师……准备冲击艺术家?!”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琵琶语作为地球上华国千禧年后的经典音乐,质量根本不允许她有丝毫分神!

而随着音乐的深入,她的脸色已经越来越惊讶。

好曲!!

第一段,琵琶声急切如骤雨。

她宛若看到了雨幕之中,女子为一位男子撑伞,互诉衷肠。

雨是冷漠的。

但人是热切的。

那雨中吐露出的真情实感,让人心怀荡漾。

而第二段,清脆的琵琶声渐渐低沉,好似骤雨化作细雨,阴霾地压在心头。

那不是雨夜了。

她感触到的是……渔舟送晚。

同样的地点,女子坐在乌篷船上,遥望着岸上的男子,欲说还休。

纵然相见。

只道天凉好个秋。

第三段,曲子变了些许调子,多了一分轻松愉快,仿佛在恋爱中她得到了回应。

风儿也开始喧嚣,儿也开始荡漾。

足足过了六分钟,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秦一诺终于睁开了眼睛。

“这是你写的曲子?”这是她的第一句话。

随后毫不犹豫点开了视频会话。

如果说“琵琶语”是一根钩子。

那她这条鱼就已经完全咬钩!

好歌!

好曲!

听完了就恨不得立刻演奏那种!!

视频接通,赵梓骆笑着打了个招呼,说道:“是我的。”

秦一诺看怪物一样看着他,许久才说道:“孔方老师,我知道你是流行乐界的大拿。但……其实我们的领域并不重叠。”

他们就像江中的两条鱼,你在长江尾,我在长江头。

虽然同归于音乐的河流,却几乎永远不会相遇。

“我出生于古典乐世家,几乎不会主动去听流行音乐。所以……”

她顿了顿,声音高昂了起来:“我从没有见过,流行乐作者居然可以写出这样完美的一份纯音乐来!”

她已经完全激动了起来:“这首音乐叫做琵琶语?为什么我在曲子里只听到了一次明确的琵琶声?”

不等赵梓骆回答,她眨了眨眼睛,已经反应了过来。

随后,更是倒抽一口凉气。

看赵梓骆的目光已经不是看怪物了。

而是看神仙!!

“你……用了琵琶所有的弦?”

“不……不止!!”

“你是使用了所有的琵琶类乐器!用它们共同模拟一个琵琶发出的声音?!”

识货!

赵梓骆微笑点头。

地球上,琵琶语作为现代琵琶曲目代表,演奏家马琳在联合国举办的"琵琶语"音乐会上为众多外交官和国际职员演奏了该曲目。

此外,作为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原声音乐外,在电视剧《凤穿牡丹》、中央十套《百家讲坛》李清照专题等诸多影视节目中作为配乐出现。

它的厉害之处可不止是旋律通神。

更厉害的是,作者林海老师采用了琵琶所有能发出的声音!

更采运用了大部分琵琶类乐器,比如月琴,阮等。

在此之外,还加上了笛子,萧,二胡,三弦,佐以一些少数民族元素共同模拟琵琶音,这才有了这首名曲!

这首歌,就是他面对李承哲的杀手锏!

秦一诺深呼吸了一口,脸色有些泛红,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人演奏的曲目。”

“是一个乐团演奏的曲目?”

闻香知雅意,不过赵梓骆并不准备自己提出来,只是微笑点头:“看来秦姐很喜欢这首歌了。”

“何止喜欢!”秦一诺急切说道:“只要耳朵没毛病,就能听出它是什么水平!”

“我敢保证,它绝不会低于三星!”

三星……可以进入顶尖音乐大厅的资格!

“既然秦姐喜欢,那我可以授权给燕京爱乐,并且可以给你们首次演奏权。”

动听的音乐,对于音乐人就像醇美的酒。

这句话宛若酒池!

秦一诺瞬间丧失了抵抗力,呼吸都急促了。

她想说什么,却一时间说不出来。

幸福来得太突然,她毫无防备!

“没问题!”她立刻答应,生怕他反悔。

她知道,爱乐乐团现在演奏的华国古典音乐非常少。

大部分都是钢琴,小提琴。

不是他们不愿意。

而是……华国的乐坛没有发展到那一步!

往往好几年才能出一首好的纯音乐,而且大部分还是以西洋乐器为主!

这首琵琶语,简直是返璞归真!将华国风挖掘到了极处!

对方提出任何条件她都会答应!

否则,是对这首音乐的亵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