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全人类历史上的精品科幻?胡闹!(1/2)

“开什么玩笑!”

“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科幻精品?他以为他是谁啊!”

“科幻世界”编辑部,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着手机,气得脸色涨红。

手机上赫然写着:孔方宣城自己的科幻作品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科幻作品。

放屁,放屁!放狗屁!!

身为科幻世界的总编,他简直气的七窍生烟。

大放厥词!

科幻世界人不多,本来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不过华国也就剩下他们以科幻为主了。

这是他们唯一的骄傲。

“总编怎么这么生气??”一位编辑偷看了一眼,在工作群问道。

“根据记载,阿波罗号上只收录了上半段国歌而已。”

立刻有人回复:“在近代历史上,科幻全部都以阿美瑞卡为首。”

他静静的看着,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联想到蓝星的阿美瑞卡,也往宇宙里发射了一枚阿波罗号火箭,他简直汗毛倒竖!

“这颗卫星叫做阿波罗号,如果不撞上陨石带,它可以航行两百年。”

宇宙原本就是这样运行的!

这不到两百字,简直拨云见日!

“科幻大宗师……”他颤抖地打开书,心中再也没有之前的轻视。

他只感觉每一个细胞都炸开了!

“这是……外星人的回答!”

他听不清,询问了一下规则,立刻买了一本《流浪地球》,直接拿到休息长椅上看了起来。

这个信号不属于任何已知频道!

而是阿美瑞卡的歌声!

只是,信号非常微弱,杂音很多。歌词都听不清楚。

可是赵梓骆修改之后的《流浪地球》不一样。

“这才是华国科幻的悲哀!!”

中国境内是肯定得不到美国国歌的!

对于叶文洁信件中所写,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老师完全不认可。

“任何书,都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有没有认真在写。”

忐忑?

地球上的《流浪地球》名气挺大,但实际上是一本短篇小说。

“上一本还是华国志怪小说,这一本就是‘不可多得’的科幻大作!!”

低声议论络绎不绝。

这个跨界科幻作家。

他有了兴趣。

“这本书……作者竟然真的是认真在写的!”

继续读下去,一位名叫叶文洁的少女,在家庭受到反动分子的迫害下,绝望了。

“卧槽……”牛总编猛地合上书。

牛总编在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心情就平静了下来。

蓝星的《流浪地球》是以一个名为“地球”的架空星球为概念,首先讲述的并不是地球的灾难。

“他们最初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一旦发现对方,出于自保,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消灭对方。”

可看着看着……他的目光陡然一亮!

赵梓骆的《流浪地球》,实则已经和原版相去甚远,甚至很多人物都只是借用了一个名字。

而硬科幻则相反。

作为知识分子,她留下了一条命。并且被发配到藏州某高山里的村庄当知青,这一干就是三年。

段落结构,遣词造句都有考究!

只有震撼和膜拜!

这个年轻人。

最近几年华国也要载人登月了,科幻概念炒的沸沸扬扬,可干枯的土壤上,又怎么能突然开出美丽的?

牛总编看了几次信息,这是荣森公司发给他的,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发到他手机上。

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

“对方如果得到了阿波罗火箭,就可以从材料上推断出这枚火箭航行了多久!”

带着这种思维,牛总编走进了第二章。

牛总编靠在长椅上,翻开了流浪地球。

“孔方居然做到了!”

看到这几行字,他就知道。

只能归结于软科幻。

软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小说。

不清楚。

这是作为总编的素养。

“这小子……写作水平很高。”

反而把大刘几部著名科幻小说做了一个总结,拉出了一个“编年史。”

虽然第一张没有涉及任何科幻,而是讲述故事背景,拉出一个他们这里没有发生过的,理念动乱的年代。

她不断的听那个频道,诡异的是,那个频道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收到,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

怎么滴?

想造反?

他走的很快,所以,也没有看到。

但看着非常真实!

然而。

“阿波罗号上,记录了阿美瑞卡国歌,以及许多人类影视资料……不过我好奇的是,你从哪里得到的阿美瑞卡国歌下半段?”

“老牛编辑对这件事深恶痛绝……而且咱们自家人知自家事,华国科幻……也就是这几年刚起步。”

让他震撼的,是这本书逻辑之紧密!世界塑造之真实!

不一样……

这一刻,他的心情是无比复杂的。

“我们决定送你一份礼物。”

是这样的。

“那么……他们就能找到我们了!”

根本没有广播敢放美国国歌!

他和荣森的人也就一面之缘而已。

太震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