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是个有情怀的人(1/2)

牟东云戴好拳靶,摆好架势,对陆山民招了招手,“用尽全力打我一拳”。

陆山民活动两下双臂,“呼”“砰”,一拳打到拳靶上。牟东云微晃,后退半步。满意的点了点头。“嗯,确实是天生神力,没经过训练不懂得发力技巧,力量已经不输于一般的职业选手”。

“发力还需要技巧吗”?陆山民疑惑的问道。

“当然,正确的发力技巧能够爆发出全身的力量,你刚才的那一拳不过是手臂肌肉的力量而已”。

“从现在开始,记住我说的每一个字”。牟东云威严的说道。

“嗯”,陆山民慎重的点了点头。

牟东云背着双手,声音铿锵有力的说道“‘力,生于根,注于腰,达于稍’。散打中的力量都是起于腿,源于腰,以腰为轴来传送功力,最后集全身之力到达四肢,形成强大的爆发力。”

陆山民摆好散打姿势,前腿放松,后腿一蹬,扭动腰部,打出一拳,感觉力量是比刚才要大了很多。开心的笑道:

“牟老师,你的意思是不是用腰部的力量把身体甩出去,同时也把手臂也甩出去”。

牟东云接着说道,“不全对,打个比方,整个人是一把弹弓,支撑腿就是弹弓把,皮筋就是腰,打出的拳就是弹子,你要记住,在这个过程中,弹弓把和弹子都没有任何发力动作,刚才这一拳,你的小腿有明显的发力动作,给人的表象是把小腿的力量也通过腰传到了拳头上。实则不然,在你小腿离地的一瞬间,其实地力就已经卸了,根本传不到腰上,反而容易造成重心失衡。”

“王阳明是谁”?

左丘刚想大骂陆山民连王阳明都不知道,继而想到他只是个山野村民,不知道也算不奇怪。左丘一本正经,脸上神情肃穆,“华夏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孔老夫子算一个,曾国藩只能算半个,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

左丘显然对王阳明这个人很是推崇,跳脚说道:“你小子懂个屁,你不知道的圣人先哲多了去”。

“我示范一次给你看”。说着呼的往正前方打出一拳。

陆山民一阵无语,不是你叫我打的吗?你又没说喊开始才打。

左丘走出来,指了指茶几上的《传习录》,这是昨天晚上他给陆山民的书,“看了没有”?

陆山民摇了摇头,自己恨不得一天多出几个小时,曾雅倩给了他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本,除去音乐英语物理化学之外,其他科目的课本都在他的学习范围之类,还要看老教授给的两本书,哪里有多余的时间看其他书籍。

陆山民指了指初中政治课本,“就是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那个人,不过他不是华夏人”。

陆山民没有理会左丘,继续反复的练着直拳,利用腰部调动起全身的力量,确实能发挥出自身更大的力量,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体能的消耗也随之大了很多,不到十分钟,陆山民就大汗淋漓,等打完一个小时,汗水都模糊了双眼,每一根头发都滴下了汗珠。

“看清楚没有”?

“你的拳头旋转了”。

左丘写小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早上起床一般都比较晚。当他起床的时候,陆山民已经练习完毛笔字和太极游,正呼呼的练习直拳。

左丘皱着眉头直摇头,在他看来锻炼身体是必要的,但是把过多的时间在练习散打上实在是得不偿失。嘴里叼着牙刷不屑的说道:“这都什么时代了,锻炼锻炼身体就得了,你还真当真了,别说现在,从古至今都是读书人的天下,脑袋永远比拳头好用,你一个人能打十个百个有个屁用”。

左丘挠了挠脑袋,“那你知道马克思吗”?说着得意的笑,心想这下这个山野村民的小学生肯定不知道。

陆山民皱了皱眉头,虽然对近现代的历史不熟悉,但自小在爷爷身边也没少听过圣人先哲的故事和道理,不过确实没有听说过王阳明这个人,“华夏的圣人先哲我应该都知道吧”。

“我想不起来”。陆山民摇了摇头。

说着双手举起拳靶,全身绷紧,调整到最好状态,他不敢小觑陆山民,不懂得发力技巧就有那么大力,他很期待陆山民掌握了发力技巧之后到底会有多大的力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