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难熬的夜晚(有彩)(1/2)

第141章 难熬的夜晚(有彩)

寂静的博物馆中,把灯光架设好的陈平生拿起林哈夫特艺45的快门线,然后把头探进了机身后的皮腔,从毛玻璃去看镜头里的画面。

“没问题,准备……”通过镜头前的旋钮调整镜头位置,保证画面没有问题。

“3、2、1。”然后将挡光板抽出,确保底片处于待曝光状态。

“咔嚓!”

他按下快门,然后直起身子,把挡光板插回机身,然后再将整个片夹抽出,这就完成了一张照片的拍摄。

大画幅相机的拍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相比于中画幅胶片的12张与全画幅的36张,大画幅只能进行单张拍摄,换底片全靠摄影师手动。

所以摄影师们对它一直是又爱又恨,喜欢的人觉得它就是鄙视链的顶端,细腻的画面与硕大的机身,代表着摄影工业的巅峰。

而讨厌它的人也都是被其繁杂的操作所逼退,认为如此复古的玩意实在难用。

但陈平生觉得每种相机都有其安身立命的场景,比如拍摄博物馆及风景主题,没有什么能比大画幅相机更适合了。

此时拍完一张的他没有继续拍第二张,反而将所有器材都收拾了起来,准备从博物馆离开。

现在只是试拍,陈平生需要和林老板将照片洗出来,然后根据画面的光影与质感来调整接下来的灯光摆设。

麻烦是麻烦了些,但为了保证最后的效果,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等待洗底片的时间他又开始学习英语,状态比他上高中那会儿还要努力,效率也比上学时更高,仿佛他即将要去考雅思托福。

今天的客人不多,所以林老板很快就将底片洗完了,他拿着黑白色还有些湿滑的相纸找到陈平生,把样片给他看。

相纸上,是一片苍茫的黑白世界,一只猎豹蹲在峡谷中,正看着远处的山峦,好像在这里即将发生一场狩猎。

从视觉上去看,动物标本与手绘背景因缺乏立体的透视效果,形成了一个平面,在照片上融为一体。同时因为层次分明的光影,看起来栩栩如生。

“好逼真。”林老板感叹一句,这是他三天来洗过的效果最好的一张照片。

陈平生也点点头,这已经无限接近他心目中的感觉了。

“现在就是右上角的光还有点瑕疵,稍微过曝了,需要抬高一些角度。”他又拿起其他照片仔细看了二十分钟,总结出了一点问题。

看样子明天就可以进行正式拍摄了。

然而,一通电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邹馆长,怎么了?”陈平生说完后听着电话里那头的声音,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白天真的没有办法拍摄了吗?”他走到窗台前,询问道。

然后陈平生得到了令他有些沮丧的答复,随后他叹了口气:“好吧,那只能等博物馆修缮完才能拍摄了。”

电话里传来了邹馆长带着歉意的声音。

回应了几句,刚要挂断电话,他却忽然脑子里萌生出了一个新的念头。

于是陈平生再次问道:“邹馆长,那如果我晚上拍摄呢?”

“晚上?”林梓杉一脸惊讶。

此时已是晚上六点,西郊制片厂已经停止了营业,她正和陈平生坐在店里的桌子旁吃着川菜外卖,旁边的林老板边修相机边用筷子夹肉吃。

“没错,明天晚上开始,所以今天我要倒一下时差。”陈平生夹了一筷子肉,放进嘴里,可刚咀嚼一口,突然面露难色将其吐了出来。

“这姜块怎么和肉这么像啊!”他看着和肉同样颜色根本分不清的姜块,吃了两口饭才把嘴里的味道压了下去。

华南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邹馆长今天下午给他打来的电话,说的是博物馆顶部需要修缮的事情,时间为期一周。虽然并不是新展厅需要修缮,但白天那里也会围起来,不适合拍摄。

得到这个消息的陈平生算了算,如果拖下去,那可能要到一月份中旬才能拍完所有照片,本来时间就很紧张,博物馆一月中旬就要开展了,所以能尽快拍完是最好的。

而且陈平生是个完美主义,要拍就要拍到和心目中的作品吻合,因此他不打算继续拖延,这才提出了夜晚拍摄的想法。

邹馆长虽然没想到陈平生这么坚持尽快拍摄,不过还是同意了他的提议。

博物馆夜晚有保安巡逻和照看,所以陈平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在展厅里拍摄即可,如果困了还可以睡在保安室。

当然,陈平生已经做好了熬夜奋战的准备。

因此他打算今天晚上不睡,明天睡一天。

林梓杉有些忧虑道:“这么搞你能睡得着吗?”

“我晚上喝点咖啡,明天吃点褪黑素。”陈平生从一堆青色的辣椒中挑出兔肉丁送进嘴里,这是典型的自贡菜,讲究的便是麻辣鲜香嫩。

如果换做普通东北人可能还真吃不了这么辣的菜,可陈平生还算能吃辣,来到这里这么多年,也养成了吃辣的习惯。

“到时候你拍完作品我要当第一个观众!”林梓杉笑起来,没想到自己家竟然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第一批欣赏陈平生照片的观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