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国家级媒体的采访?(1/2)

第154章 国家级媒体的采访?

疲惫了一天的陈平生,总算结束了两个摄影展览的布局观看。

看了看时间,他先是下楼去了趟银行,后又赶到了西郊制片厂。

因为林老板已经洗出了一批照片,陈平生打算去看看是否符合他的要求。

大画幅的弱点也在于此,因为它是一张张拍摄,所以每次洗照片以及暗房处理,就成了难事。

如何保持一整部作品影调的统一性,非常重要。

即便是同一个人洗胶片,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如陈平生现在看的一张就是,如果不仔细看,发现不了什么。可当他把几张放在一起对比时就能发现在暗部的处理上,有一张明显更加深沉,在灰色与黑色的颜色过渡上出了问题。

林老板捏着照片看了半天,才摇摇头道:“估计是我药水用多了,没事,我今晚再洗一次。”

距离博物馆开展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每一天他都在争分夺秒的洗胶片,所以出些纰漏实属正常。

陈平生也没有说什么,看完照片后,还和林老板在楼下的桌子上吃了顿饭。

“平生,你过年要回家吧。”林老板喝着啤酒,没话找话的问道。

“嗯,现在就得看机票了。”陈平生每年都是一月末回家,但今年是不行了,可能要在除夕前才能回家。

“机票多少钱?”林老板和他聊起了家常。

“七八百吧,有的时候要过千,看情况。”陈平生夹起鸡腿啃了一口,他不喜欢喝蛋白粉,所以每天补充蛋白就要靠鸡肉。

“这么贵?”林老板有些惊诧。

陈平生点点头:“回东北的机票确实有点贵,毕竟两千多公里,坐飞机要四个多小时。”

“那你是直达吗?”林老板接着问。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家就有了机场,虽然是军用改民用,非常破。”陈平生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想起了那个机场。

完全不同于华南、首都那样的气派。

老家的机场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那土黄色的跑道和荒芜的景象。

那里每次只能停一架飞机,所谓的大厅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平房改造的,装修和面积甚至不如火车站。

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吧。

至少对于在外的游子,有这样一个直达的飞机要省了不少心力,不需要从沈阳转站坐火车回家。

“林叔和四木打算怎么过年?”陈平生问起了林老板的安排。

林老板沉思了一下说:“我其实是想带着她去三亚过年的,反正家里亲戚也没什么走动。不过还没和她说。”

说完,他突然想到什么,继续问道:“之前听你说影展要先在魔都开展,之后呢,华南这边有吗?”

“有。”陈平生把啃过的鸡腿骨头丢进垃圾桶:“第二站会在过年后,就在华南。第三站会在首都。”

“那挺好,过年后我和四木正好去逛逛展。”林老板说着端起碗吃了几口饭。

从西郊制片厂出来后,陈平生想了想,没有继续去锻炼身体,而是回家休息了。

今天虽然没有做什么体力活,但还是有些累人的。

他也不想做别的事情,直接洗完澡就倒在床上,闷头就睡。

………………

“拿好您的物品,再见。”

市内最大的苹果店外,陈平生提着选购的电脑和平板,感觉自己的钱包瘪了一大块。

但不得不说,消费确实令人愉悦,钱买心情是完全没错的。

当然,现代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没钱。

陈平生本打算打道回府,突然又想起临近过年,干脆直接在商业街开逛,准备给父母买点年货。

不过逛街却不是他的强项,本以为自己身为摄影师,平时到处寻找拍摄画面,逛街这种事情简直不在话下。可随后就发现才逛了两条街,他已经有些疲惫了。

坐在椅子上,陈平生准备休息片刻。

他已经给父亲买了一双皮鞋和一个腰带,这是除了车子以外,他父亲最喜欢的东西。

中年男人的喜好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手表、车子、皮鞋和腰带,这是亲戚间串门儿最容易让人看到的东西。

也是支撑起一个男人面子的东西。

现代年轻人自然是对此嗤之以鼻,可一旦到了对应的岁数,往往也会在周围人的炫耀声中迷失自我,选择走上相同的道路。

那句话怎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陈平生只希望自己的能保持一点初心,能够在中年时心态还和现在一样年轻。

至于给母亲买些什么,他打算买一条金项链。

如果问东北女人最爱的东西是什么,那满大街的金项链、金手镯与貂皮大衣,会给伱答案。

尤其是貂皮,甚至成为了城市的特产。

很多外地人都会去东北给老婆买貂皮。

只是随着近年来的动物保护之风,真野生貂皮已经愈发稀少了,大多都是用养殖的貂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