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评论家的赞叹(1/2)

第163章 评论家的赞叹

《鸦》的闭馆开幕首日,一大早,来了许多业内的摄影师和评论家。

其中最为人瞩目的当属凤仪声和周文远,一位是全国知名的专业摄影评论家,一位是魔都本地备受大众喜爱的快嘴评论家。

虽然两人走的是两种不同的路线,但都很受摄影圈子的敬重。

因为他们发掘了不少好的作品和好的摄影师。

在场的人有一半都曾被其评论过。

因此当他们二人出现在非木艺术馆后,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凤老师。”一位国字脸的中年人走近凤仪声,说道:“没想到这影展开幕,还把您邀请过来了!”

“是啊,看来这位年度影集获奖者的自信还是蛮大的。”周围人也说笑起来。

凤仪声穿着一身深色的风衣,里面搭配着黑色马甲和皮靴,头发半黑半白,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看起来非常有气质。

他笑着道:“我也好奇《鸦》这部作品,虽然我之前参加了格赛的评委,但负责的单元不是影集,所以错失了一窥全貌的机会。”

“原来凤老师您今年也是格赛评委,可惜国内摄影圈不争气,好不容易把格赛举办地争取进国内,却没多拿几个奖。”中年人语气颇为感慨。

今年的格赛国内只获得三个奖项,如果不是有陈平生的年度影集兜底,那就成了借自己场地给别人颁奖了,这面子上还真不好看。

“国内的风气一直都比较守旧,所以我一直鼓励新摄影师冲出来,格赛这次也一样,明确的说了三个新。接下来几年估计都是这样,所以在场的各位摄影师希望明年都能有所突破。”凤仪声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话音刚落就听到周文远的声音。

“突破?凤老师还是别太指望了。”

凤仪声转过头,疑惑道:“周老师怎么说?”

周文远笑了笑,用下巴指了指远处聚在一起的几个人。

凤仪声一看,原来是山水写意派的代表人物李抱真的弟子,王一国。

他是李抱真的第三个弟子,也是在国内名头最响的一个,在首都摄影圈子里聚集了一大波人,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教别人如何摄影。

自然,这教授的主题是围绕着山水写意而来。

老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圈子的地方就有派别。

按理说摄影这种个人风格突出的艺术很难抱团,但这么多年国内除了山水写意以外在格赛上斩获不多,且风潮也颇为守旧。

再加上群众审美一直停留在旧时,导致拥簇山水写意的人越来越多。

对内他们宣传弘扬国粹,打着为国争光的名头,私底下干的却是拉帮结派的勾当。

对外则用刻板的华夏风光来讨好外国人,完全不顾真实的国情和舆论。

也就是近十年国家发展迅速,国内与世界的接轨愈发紧密。群众们的审美也开始不断提高,他们派别的人流失了不少,才偃旗息鼓。没有过多的干预其他摄影师的创作。

要知道在十五年前,他们可是敢给拍摄其他类别作品的摄影师扣上崇洋媚外帽子的家伙。

当然,山水写意派主要的逞凶范围还是在艺术摄影和主流摄影圈子内。广大的普通摄影师或商业摄影他也没那么大能耐去影响。

如果陈平生早出道十多年,在那个互联网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年代,他的作品是否有参加格赛的资格,甚至要看山水写意派的脸色。

可以说是一手遮天!

这都是李抱真带来的坏风潮。

凤仪声心里冷哼一声,只不过这位所谓的大师也老了,时代也变了,现在这一派已经不复当年盛况。

“他来干什么?”他低声问道。

周文远皮笑肉不笑道:“还能是做什么,这不是听说《鸦》是黑白照片,来探探场子吗。”

凤仪声一挑眉毛:“希望陈平生不要认了这个门。”

周文远皱着眉:“谁知道呢,不过年轻人应该不会喜欢寄人篱下吧。”

两人正说着,非木艺术馆的大门打开了,穿着灰色西装的常明从其中走出:“感谢各位业内大拿来参加我们《鸦》的开幕仪式……”

说了几句话,众人立刻有秩序的走入了艺术馆大厅。

第一眼,就看到了墙面上巨大的封面。

“这个排版很有趣。”周文远说了一句,然后沿着规划的走廊一路向前。

凤仪声则站在原地仔细看了一会,有了头绪后才慢慢开始观看。

“好奇怪的拍摄手法。”站在第一排照片前,许多摄影师都在低声讨论着这部作品的构图风格。

凤仪声抬眼望去,正是那几张乌鸦从少到多的照片,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构图,都透露着一股寂寥的味道,似乎摄影师在拍摄时处于一种特殊状态。

再往前走,他发现视角有了出乎意料的转变,每一个画面看起来都非常模糊和虚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