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东北的雪真冷啊(1/2)

第170章 东北的雪真冷啊

从腾鳌机场出来时,陈平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是的,时间已经推进到了2月8号,就像是相机对时光进行了快速的连拍一般,在陈平生还没有察觉什么时,就已经临近过年了。

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干别的,只是专心的在拍摄决定性瞬间的最后几组照片。

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总共选出了167张照片,如果制作成影集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所以他随身带着电脑,时不时就做一点,即便在飞机上也没有浪费时间。

而《鸦》的影展也在前几天正式结束了,最终的售票结果是100132张,其中基础门票占到了百分之九十。

但无妨,陈平生已经非常满意了。

十万人次,即便按照最基础的门票价来计算,到手都是两百多万。

这还只是一次影展,如果全国巡回展览结束,还不知道要有多少钱。

而且这还没算上国外的影展收入。

陈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暴富的滋味。

怀揣着对于未来的畅想,他拉开了面前的车门,把行李放在后座,自己则坐在了前排。

“老弟,从哪儿回来的啊?”司机是一位50岁的大叔,长相敦厚,双下巴也敦实。身宽体胖,有着东北男人常见的啤酒肚。

他的头发极短,基本只是薄薄的一层,手上带了双手套,也不知道是怕冻还是因为怕露出什么伤疤。

面对老乡的问题,陈平生也用家乡口音回答道:“从华南那边。”

“华南嗷,我去过,以前我拉大货的时候经常往那边跑。那边爱吃兔子,是不是?”大叔闲着无聊和陈平生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话来。

“是,自贡菜好多都是兔肉,还有麻辣兔头。”陈平生笑起来。

“菜倒是挺好吃的,我就是不喜欢那的人,感觉太精明了。”大叔毫不在意自己是否是地域黑的言论。

这也是一部分东北人对于南方人特有的偏见,因为他们更喜欢豪爽,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直肠子性格。而不喜欢那种闷声不响,把所有心事藏起来的人。

但陈平生没有说什么,人有百样人,这种偏见是消除不掉的。

就像南方人对东北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偏见。

他只能说:“还好吧,我接触的都是年轻人,都不是很精明的样子。”

“嗯,年轻人好,那一个个老梆菜可别接触,面上啥也不说,私底下就把你卖了。”司机师傅说了一句自己的感悟,然后拿起旁边的白色手绢,趁着停车的时候开始擦方向盘。

这操作给陈平生看得一愣,原以为他穿手套只是因为有点冷,没想到竟然是因为他嫌脏。

等红灯灭掉,绿灯亮起后,司机师傅放下手绢,继续和陈平生聊天。

“在华南多久了啊?”

“快四年了。”陈平生胳膊肘靠在窗户旁,尽量不用手接触车内的装饰。

“上大学?”

“对。”

“什么专业啊?”

“学摄影的。”

司机师傅眼前一亮:“就是专门拍明星的啊?”

“不光是拍明星,什么人都拍。”陈平生解释了一下。

“我懂,我懂,你们这行业可危险,要是被人抓到了还要赔钱。”司机师傅满脸感叹。

陈平生满脸疑惑,总感觉自己和司机师傅讨论的不是同一个职业。

“我们是正规的摄影师。”

“哦,拍婚庆的那种是吧。”司机师傅一拍脑门,只想到了这个职业。

陈平生也一拍脑门:“差不多吧。”

总比狗仔更令人能接受一些。

“哎呀,那还挺好,赚完了钱还能混顿饭吃。”司机师傅“啧啧”两声。

陈平生摇摇头:“哪有那么好,摄影师基本上是全程拍摄,未必能赶得上吃宴,能蹭盒烟就行。而且有些比较离谱的新人,在摄影师吃完饭后,还会从工资里扣除掉这部分的钱。”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曾经可是兼职过这一行当,赚的都是辛苦钱。

“这么抠门,我们这边人可不会这么干!”大叔摆摆手。

这倒是真的,众所周知,东北人就爱在外人面前装面子。

所以基本不会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干出这么抠搜的事情。

但也有少部分奇葩,是难以预料的。

一路闲聊着,陈平生时不时看向窗外,距离家越近,他的心情也愈发的激动。

今天的雪不大,天空中不断飘着如黄豆大小的雪,它们落在车玻璃上,手牵着手凝结成了一层朦胧的冰层。

透过它再看向外面,一切都是模糊的,看不到线条只能看到大块的颜色。

路上的行人也变成了抽象的色彩,仿佛《鸦》中的视角。

不多时,到目的地了。

陈平生对司机师傅拜了个早年,就下了车,拿着行李,走进了自家小区。

说是小区,其实早就没有物业了,都是老房子,甚至没有电梯。

陈平生拿着包沿着狭窄的走廊缓缓向上,一层、两层、三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