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色相 明度 饱和度(干货!有彩)(1/2)

第186章 色相 明度 饱和度(干货!有彩)

“首先,我们还是要记住,红绿蓝它们的互补色就是青品黄。不需要记具体的,只需要这六个字,你想找补色的时候,在心里一念,就能知道红色补色是青色,绿色补色是品红,蓝色补色是黄色。”

“然后我们现在打开ps。”

陈平生直接在讲台下面的电脑里点开了ps软件,然后放进去了一张拍摄大海的照片。

画面里是蓝色的大海与白色的堤坝与电线杆,整体构图很简单,颜色也比较少,但看起来很舒服。

“这是我随手拍的。”陈平生一边操作着鼠标,一边说道:“大家可以看到这片大海,其实饱和度不是很高,颜色也不是很蓝。”

“想必这也是大家经常遇到的事情,就是肉眼和相机里的颜色会有所差异。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怎么处理?调一下饱和度?但如果我不想底下白色的部分也跟着调整怎么办?”

陈平生点开ps的色相/饱和度选项:“可能大家会想,那就只调蓝色就好了,我调整一下蓝色的饱和度,不就可以了吗。”

说完,他直接调整了一下,果然大海更蓝了。

“但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好用,因为单独调节某种色相的饱和度,容易引发色阶断层,你们看。”他把图片放大,学弟学妹们立刻发现了海洋与堤坝之间有了颜色的断层。

“所以我推荐大家用一个更好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去掉蓝色的补色,黄色。”说着,他点开了ps的可选颜色界面,把颜色改为蓝色。

“我简单演示一下,大家可以看到,我把黄色向左拉到底,也就是把蓝色里的黄色去掉后,这片海洋更蓝了,是不是这样。”陈平生不断的给大家展示着前后对比。

同学们都纷纷惊叹起来。

“真是!”

“这么好用!”

“我之前一直傻傻调饱和度,没想到还有这种方法!”

陈平生等待了片刻道:“这就是补色在调色上的运用,也是我们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原因,这可以让我们真正具有调色的思路。任何一个颜色变动,我们都会明白它所牵连的到底是什么,并以此做出改变,这才是调色最重要的事情。”

“哗!”同学们立刻鼓起掌,表示敬佩。

等掌声渐弱,陈平生继续说道:“当然,只是去除黄色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我们可以增加青色和品红,这样也相当于是增加了蓝色。”

把ps切换到后台,陈平生开始了下一阶段的讲课。

“说完了三原色,我们再来说色彩三要素!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他翻开ppt下一页。

“首先,色相是什么,很简单,它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色相。饱和度也很好理解,就是颜色鲜艳的程度,饱和度越高,里面的灰色越少,颜色越纯正。饱和度越低,灰色越多,颜色越趋近于纯灰。

“明度呢,就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暗是有阶梯的,从0-255一共分了256个等级。就是说从最白到灰色再到最黑,一共有256个等级。

“用英文怎么说呢,hsl、hsb、hsv,不同软件可能关于明度的代指不一样,但都是明度的意思。所以在遇到这些单词的时候,不用慌,它只是明度的不同英文。”

陈平生喝了口水:“而色彩三元素怎么看最直观,我们看ps里。”

他点开了拾色器,然后给大家展示调节不同的选项会发生什么。

“看hsb,它们在这里是分开的,我们先拉动h,也就是色相对应的彩色框,能看到,无论我们怎么拖动,都只有h在变化,所以很清晰,它就是颜色。”

“而当我们拖动这个最大的颜色框里的指针,我们左右横向来回拖动,能看到是s在动,也就是饱和度。而颜色也能看到从深色逐渐变淡,以此往复。”

“我们再上下拉动,能看到越靠上颜色越亮,越靠下,颜色越黑。这就是明度。”

“那么为了研究这三个元素之间到底有何等巧妙的关系,我们需要现在做一条横幅。”

陈平生直接在ps里画出了一条红色横幅,上面用明黄色写了自己的名字。

“看这个横幅,是不是饱和度、明度都很高。我们打开拾色器,看一下。”陈平生点了一下,然后所有学生都发现红黄两种颜色无论明度还是饱和度都在最高处。

这使得整个画面非常醒目,甚至有些刺激眼睛,就像是那些外面经常挂的横幅一般。

“这两种颜色组合在一起,是不是十分醒目,大家应该也能想起很多品牌,比如五粮液,就是使用红黄色作为路边招牌。但也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这样真的好看吗?”陈平生问道。

“不好看!”台下的同学立刻回答。

“是的,不好看,不美观。那有什么方法既能醒目,又能美观呢?”陈平生说道:“在不调整色相的情况下,怎么让它变得更美观呢?”

“那就是只调整饱和度和明度,先把这个大红色的明度调低,饱和度不变,也就是把它变暗。”陈平生熟练的调整完毕,大红色已经变成了暗红色。

“然后我们再把明黄色的饱和度调低,明度不变。”

操作完成后,同学们发现字体更接近于白色,肉眼观看一下子舒服了很多,但论醒目还是原本的横幅更加醒目。

陈平生也提起了这一点:“调整完毕,看起来确实舒服了很多,但似乎不如以前醒目了,对不对。那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他把两个横幅摆放在一起,一个上一个下,让人能有清晰的对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