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诗意的黄河(上)有彩(1/2)

第196章 诗意的黄河(上)有彩

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出来后,陈平生没有耽搁,直接开着租来的车,前往黄河的源头。

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它本身其实并不“黄”。之所以被称之为黄河,是因为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泥沙经历暴雨冲刷,进入了河内,不断沉淀而成。

而陈平生的路线,就是一直沿着滨河北线向前开,跟随着黄河的流动向着源头进发。

也正因此,远离了城市的种种景象后,展现在他面前的,就只有涌动的河流和那些一望无际的土黄色。

陪伴着陈平生的,从始至终只有从黄河沿岸吹来的风和播放器里的音乐。

这段时间他已经把近百首歌单里的歌重复听了四五遍了,以至于每首歌都能跟着唱两句。

所以他时常开着车窗,一只手搭在上面,哼唱着歌曲。

再加上他脸上的墨镜和清晰的肌肉线条,很多从他车辆路过的姑娘都会忍不住看几眼。

这让陈平生感受了一把型男的酸爽。

而这段时间他最爱的就是伍佰老师的歌曲了,因为那沧桑的嗓音和这枯黄色的风景搭配起来不是一般的契合。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平静脸孔映着缤纷色彩,让人好不卧槽!”

不过就在他开车来到一片浅滩时,忽然爆出了一句粗口。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令他无比震撼的画面。

空旷的天际,在旁边堆满沙子的土地上,一颗孤零零的,高达三米的,呈土黄色的佛头竟然就那么被木头架子架在了中央。

佛头很明显是释迦摩尼的样式,巨大的耳垂,敦厚的嘴唇,样貌清晰真实,显示出了造像者精湛的技艺。

而闭垂的双目仿佛代表着对世人的怜悯,不忍观看。

同时,祂的头顶则是被木栅栏围起来,没有发型,似乎还没有开始塑造的样子。

陈平生停下车,摘掉墨镜,眺望着远处的佛头。

他好像听到了某种佛号和诵经声从远处传来,但四下扫视,却没有发现什么踪迹。

“咔哒。”

十分钟后,陈平生把脚架一一打开,立在土地上,狠狠的向下压。

这里都是碎石和沙土,并不平整,脚架的水平也需要调整。

不过飞铭lg810就像一把榔头,把脚架牢牢的固定在了沙土之下。

调整了一下参赛后,陈平生继续开始等待。

眼前的这片土地仿佛是在准备举办着什么宗教活动,能够看到在佛头的更远处,大片的仿若旗子一样的东西挂成了一条线,还有一些人站在远处忙活着什么。

没有让陈平生等待太久,二十分钟后,一位老人走了过来。

他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帽子,慢慢走到了佛头附近,抬着头看着这尊巨大的代表宗教信仰的造物,似乎在与其对话。

陈平生果断抓住时机,“咔嚓”一声完成了拍摄。

拍完后,他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地上,看着那颗巨大的佛头。

天地寂静,万籁于无声。

陈平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只是看着那颗巨大的佛头,心里莫名的有些空洞和惆怅罢了。

他忽然想到了家乡最出名的那个巨大的佛像玉雕。

不知是谁,竟然用十几米高的玉雕,同时雕出了佛祖与观音。那身翠绿的琉璃之色,他每次看到都会为之震撼。

既惊叹于匠人们的手艺,也感叹于他们的精神。

一如眼前这颗佛头,很明显,祂正处在造像的过程中。

那头顶的栅栏,就是为了接下来的步骤做出的框架。

只是陈平生不知道,这佛头究竟要多久才能造好,更不知道,祂的身子是否也会在未来出现。

坐了一会,直到天色愈发暗沉,陈平生这才起身离开。

接下来他要去找一下明天的拍摄地点了。

“哗……”

傍晚时分,陈平生把一瓶矿泉水倒入锅中,伴随着炉子升腾的火焰,锅中的水渐渐呈现出了沸腾的状态。

见状,他把手中的香肠掰成几截丢入水中,又把方便面饼也加入其中。

撕开调料包,撒进去后,陈平生看向远处的黄河。

他现在正在一处背风坡的草坪上,旁边停着他的车。

因为懒得去附近的县里找休息地方,陈平生干脆直接开始了露营的生活。

这样也好,能节省不少时间。

在夕阳的照耀下,此时的黄河显得格外安静,完全不复白日里那声浪滔滔的架势。

或许是河水到了夜里也需要休息吗?

陈平生笑了笑,抛开脑子里这不着边际的念头,然后用筷子搅拌了一下面条。

吃了饭,他刚想把帐篷搭起,忽然感受到有水滴滴在了自己的头发上。

陈平生抬眼看了眼天空,虽然有些灰蒙蒙的,但比起城市的天空确实更清晰,也能看到星星的痕迹。

“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