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不寻常之地(有彩)(1/2)

第280章 不寻常之地(有彩)

“为什么要在中午拍摄?”

这是黄蓼在陈平生拍摄时产生的全新疑问,陈平生这次没有按照摄影法则,没有挑选什么黄金时间和蓝调时间,反而选择在中午阳光最充足或是阴天时拍摄照片。

这无疑又一次勾起了黄蓼的好奇心。

他们二人正在城镇外的公路旁,这里树立着一个巨大的蓝色广告牌,上面喷绘着雪山以及雪山下的湖泊,整体色调都是蓝色的。

而广告牌更远处则是绵延无尽的枯黄色杂草和蔚蓝的天空。

大画幅相机正对着广告牌,将一切容纳进取景器。

但陈平生没有立刻按下快门,他依然在等待,等待色彩符合心里目标的那一刻。

所以趁着这个时间,他给黄蓼解释道:“我之前说了,透视有三种对吧。”

“是的,线性、色彩、清晰度。”

陈平生捡起一根枯草,边在手里玩弄边说道:“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拍摄,就是为了色彩透视。你应该知道,随着距离变化,我们眼中的色彩其实也一直在发生变化。”

“是啊。”黄蓼回忆了一下,确实是这样。

“近处的山峦,和远处的山峦,前者颜色更深,后者颜色更浅,这是因为大气的作用。

“一般人们都会认为,近处色彩强烈,固有色强。远处色彩减弱,固有色变弱,开始趋近于灰色调。所以绘画也同样遵循着这样的理念。

“但我选择说不。”陈平生看着远处的蓝色:“这部影集不是按照常规出牌的,我选择大中午或者大阴天,就是为了避免大气作用,让远近的色调趋于一致。”

“那第三个透视呢?”黄蓼已经完全被陈平生的构思所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下一问题的答案。

陈平生站起身,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按下了快门。

“咔嚓!”

然后他满意的晃晃下巴:“下一张,就等下一张的时候再给你解释吧。”

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城镇的商场附近,这座镇子里二层建筑很少,大部分建筑都是平层,这很利于拍摄天空。

陈平生四处寻找了一会,终于决定把相机架在一辆复古汽车面前。

它是青蓝色的,很显眼,背后便是暖橘色的商场墙壁和红色的招牌。

等架好后,陈平生一边等行人的离开,一边对着黄蓼说道:“清晰度透视,也叫隐没透视。

“这还是要说回绘画领域,你知道第一位使用隐没透视绘画的画家是谁吗?很有名,大家都知道。”

黄蓼皱起眉头,想了想,却没有想出具体的名字。

陈平生见状揭晓答案:“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哦~~”黄蓼恍然。

“要知道之前的绘画人物与背景没有什么过度,都很硬,但自从达芬奇采用了隐没透视后,这就成了所有画家的基本功。

“这和相机完全不同,是相反的。相机拍摄时会自动虚化,很多人痴迷于大光圈和景深,认为那是空气切割机,可以无限凸出主体的美感。

“但很明显,这是错误的。如果想让照片经得住琢磨,恰恰不能选择大光圈。因为这会导致画面内信息太少,观众只需要一眼就看明白了。”

说到这里,陈平生感叹道:“不过这也和当下的环境有关,反正在社交平台上,大光圈很合适,因为一眼就看明白,反而更容易吸引观众。而且平台上画质本身就差,大光圈也有利于主体的凸显。”

黄蓼若有所思道:“这和艺术摄影是两码事了。”

“没错。”陈平生耸耸肩:“不过现在摄影界也有些痴迷于大光圈,所以我想逆向改变,所以我选择大画幅小光圈,制造无限远的景深清晰范围。

“这样观众在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就会觉得哪里都值得注意,所有地方都值得观看。”

黄蓼恍然大悟道:“这样就与透视相背而行,也与人眼世界完全不同。一切都是清晰可见,颜色统一,所以反而照片更加耐看了对吗!”

“嗯,这就是我的目的。”陈平生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黄蓼今天的脑袋都快点成拨浪鼓了,但她还是忍不住,因为她了解了一种全新的,与绘画发展背道而驰的摄影理念。

不追求人眼的世界,反而更接近真实世界所展现的一切。

是的,人眼里的世界,是以人类作为媒介,通过眼球和脑子形成的一种既定印象。

可谁说真实世界就是人眼里的世界了?

这也是陈平生最近才想明白的道理。

所谓的虚化,近大远小,都是人类赋予这个世界的规则,而陈平生要做的就是违背规则,然后塑造出更加真实不虚的世界模样。

简而言之,陈平生是在解构照片,解构摄影。

黄蓼不知道这部影集出版后,会引起怎样的反响了。

如果说决定性瞬间,是对于人眼世界表达的集大成者,那陈平生现在就是直接推翻了这一理论,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两种理论,并不互相违背,因为所描述的是不同的世界。

但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却只会更让人觉得神奇。

他是怎么做到如此快速的,转变自己的思想,并付诸实践的呢?

这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至少从黄蓼所关注的那些摄影师而言,他们往往都是再走老路,即便是颠覆,也不过是推陈出新。

他们绝不会像陈平生这样完全没有任何包袱的,直接把自己曾经的作品抛之脑后。

就像拍摄了《鸦》之后,人们都以为陈平生会继续在这个领域探索,成为一代情绪摄影大师。

陈平生却拍摄了《决定性瞬间》,奠定了摄影界的经典理论基础。

在大家以为这就是他的巅峰后,他又拍摄了《北流活活》,证明自己在古典摄影的造诣,顺带着拓宽了自己的领域。

以至于现在大家觉得他拍摄出什么样的作品都有可能,因为从他出道以来,没有一部作品是完全相同的,全都是新拍法,新构思。

令人瞠目结舌。

这更让黄蓼觉得格赛不公,这种摄影师竟然不是年度最佳,简直是在侮辱格赛自己的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