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纪录片拍摄中(有彩)(1/2)

第286章 纪录片拍摄中(有彩)

在《浅田家》出版后,各种评论家都准对这部作品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不过大家都出奇一致的,表达了对于陈平生创意的肯定。

“和谐的家庭、有趣的合影,这是很多人未曾想过的家庭照,但它被拍摄出来后,却让人不由得心生羡慕。和家人一起完成角色扮演,这无疑是一种新奇的,富有活力的表现。”

而霓虹那边的反响则更为热烈,因为这种看似搞怪,实则和睦的家庭氛围,是他们一直在追寻的某种模板和参考。

这非常吻合霓虹文化体系里的精神内核,也和影视剧里所展现的时常动作言语夸张的霓虹人相一致。

这或许是长期压抑下所诞生的释放出口,也可能是父母与孩子隔阂太大,无法理解的后遗症。

只能说大家都希望达到照片里的状态,即和父母愉快的沟通,一拍即合,而不需要去繁琐的介绍和解释。

父母应该赞同孩子的新奇尝试,而不是觉得无趣或懒惰就浇灭了它。

这也是所有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父母总是会拿自己的一套理论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却忘了新时代的生活早就与旧时代脱节了,他们做出的决定未必就是对孩子有利的。

无论是考试、就业、爱情,都是这样。

足够睿智的父母会亲身体验这个时代的一切,然后给出自己的见解,而不太聪明的父母则会抱着自己的东西不放,全部毫不保留的灌输给孩子。

这也导致少部分孩子成为了家庭的牺牲品,牺牲掉了自己原本的梦想和体验。

而就在所有人因《浅田家》而开始讨论起家庭关系的时候,陈平生已经带着黄蓼开始了新影集的拍摄。

“嗡!”

陈平生定制的无人机载着他的飞铭相机飞到了天空之上,而一旁的纪录片摄制组也扛着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我现在要拍摄的是一处垃圾场。”陈平生没有看镜头,只是边说着话边调整着手里的遥控器。

无人机听话的来回摆动,找寻着最合适的角度。

这里是塑料与金属垃圾回收场,他们首先拍摄的是成堆的塑料垃圾,这些垃圾五颜六色的堆积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斑斓的色块。

从屏幕看去,甚至第一眼都无法看出它们究竟是什么。

可若是从实地去看,就会发现它们一望无际,其数量让人望而生畏,让人不禁怀疑人类真的有这么多垃圾需要处理吗?

答案显而易见是没错的。

每天工厂处理的垃圾要按照吨来计算,而一座城市每天所产生出的塑料垃圾,是十几辆卡车都无法装完的。

有些事情只有亲眼去观察,才知道它究竟有多么震撼。

当成吨的垃圾被倾倒在众人眼前,为这斑斓的色彩又添加了一抹黑色后,陈平生按动快门,无人机立刻拍下了一张照片。

之后他们又在其他位置拍摄了几张照片,作为备选。

宋清走过来,他提着麦克风,举在陈平生头顶,问道:“接下来要拍摄什么?”

“接下来要拍摄金属垃圾。”陈平生回答道。

摄像机同时把无人机回归的画面拍摄了下来。

“是因为无人机的视角更广,所以才采用这样的方式吗?”宋清继续问,只是他的声音不会出现在画面里。

“嗯,无人机是前几年诞生的新事物,给很多行业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我觉得摄影也可以将其运用起来,然后拍摄一些平时不常见的景象。”

“那你觉得这会是未来创作的常态吗?”

“我觉得不一定是常态,无人机提供的视野,需要摄影师的把控,并且也需要进行设计。”陈平生收回无人机接着道:“我觉得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利用起这个工具,至于到底要拍摄什么,要看他们的影集和作品思路。”

“比如用无人机模拟鸟类的视觉,或是用无人机拍摄一些常人无法踏足的地方,都是很好的创作方法。”

一行人回到车上,继续向前。

而宋清依然没有停止提问。

“那你为什么要拍摄垃圾呢?想表达什么?”

陈平生坐在后排,前面是黄蓼在开车,所以他能够随时回应采访。

他看了看外面,又看向宋清道:“你不觉得有一种美丽与痛苦并存的感觉吗?”

“美丽与痛苦并存?”

“对,虽然这些垃圾是人类赋予地球的伤痛和疤痕,但这些东西本身是具有一定美感的,也许是秩序,也许是宏大;当数量堆积到一定程度,那它本身就具有了艺术感。”

“当观众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他们会从心里对这种美感产生反应,但越美,越危险。”

宋清懵懂道:“伱是故意展现这种美感的?”

“当然,这些伤疤越美丽,越壮观,所有人才会越发意识到我们究竟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陈平生第一次如此直白的讨论自己的创作理念,但这和作品有关。

这部作品的内核是非常浅显的,只需要看几眼就知道摄影师在表达什么。并且其本身也是一种公益题材,因此不需要隐瞒,说出来让大家了解到,也有利于作品的传播。

事实上,虽然陈平生在拍摄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在面对这茫茫多的垃圾时,还是忍不住惊叹和惶恐。

这是微小人类在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心底所涌现出大量无力感的惊恐。

不过科技改变生活,它也将改变人类处理垃圾的方式,虽然这是个艰巨的工程,可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完成。

陈平生所做的,也不过是让更多人了解,并给未来留下一些照片纪念。

当他们抵达金属垃圾处理厂时,时间已经是下午。

这里紧挨着一片绿色的丛林,放眼望去,有大量青色、棕色、红色的金属碎片静静地躺在路边,等待着处理。

它们垒成了一座座小山,整体看过去仿佛是一只地龙或一只金属骆驼,正陷入沉睡,等待着唤醒。

陈平生继续飞无人机,把绿色的植被和金属垃圾框在同一个画面内,并用一条土路隔绝开了两者,形成了一种对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