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177章 上公太傅(1/2)

第177章 上公太傅

今上好不好拿捏,旁人不知道,他卢植与近年来几乎与刘辩朝夕相处,他能不知道吗?

刘辩心系百姓,愿意择善而行,也总是能听从劝谏。

但卢植如何不知,刘辩也有执拗的一面。

孝宪皇帝做过的事,刘辩没有继续做,只是因为考虑到代价罢了。

可今上年轻气盛,一旦压制不住火气,再来一次党锢之祸。

势必会再次给汉室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一旦地方治理因此再度失控,天灾人祸再来一个张角……

最关键的是,他们苦心孤诣塑造出的新朝新气象将荡然无存。

毕竟,袁隗奏书所言,皆符合圣人的教诲。

其支持者,支持的也是公正之言。

传出去,人们也只会说皇帝身边有奸佞,阻碍了皇帝接纳良言。

现在看刘辩是忍了下来,但卢植知道,事后必有报复。

对于刘辩即位后的施政,他们默契地选择了循序渐进的温和方式。

尤其是在屯田的问题上,最能彰显这一点。用屯田增加新的耕地,而非用上计岁考来压迫长吏继续增加田亩人口。

而吏治清明……各地原本就会截留定额的赋税用作官府公用,郡中还能经营盐铁,经营得利可用作己用。

如此,朝廷每年还要费这么多俸禄,难道不能要求吏治吗?

但总有人不满意。

卢植看出来了,袁隗就是在赌。

可是他的后手是什么呢?

只靠一次房屋自坏,外加一份奏书?

能召回外派出去巡查的侍御史和校事郎吗?

绝对不够。

必然还有别的。

正思考间,卢植见到一个小黄门来到张让的身边说了些什么,张让脸色一变,连忙向刘辩说些什么。

卢植看到刘辩听完,脸上的表情愈发冷了。

“诏尚书进来!”

卢植心有所感,尚书台接到了足以打断朝会议程的大事?

尚书台每日要处理的文书众多,还要给皇帝提供相应的建议,其六曹尚书做为皇帝的内臣,身份特殊。

为了隔绝外朝与内臣的交流勾结,除非大朝会或皇帝特令,一般尚书台只有尚书令和尚书仆射能参加外朝朝会。

甚至一度有诏令,内臣子弟不得被长吏举为孝廉。

卢植久在尚书台,马上认出了进来的尚书——周毖。

周毖是凉州汉阳郡人,原荡寇将军周慎之子,周慎起初在凉州兵败,后被贬为陈仓令与孙坚协守陈仓,洗刷了身上的罪责,因年迈多病,此战后便辞官荣归故里了。

在卢植印象中,周毖有真才实学,本人也颇有名气,只是卢植思来想去,周毖应当与袁氏没什么牵扯。

况且,朝中出身凉州的士人对于朝廷的新政应当更欢迎才对。

周毖匆忙拜道:“陛下,青州急报,北海国有小吏惧怕校事所部,蛊惑百姓作乱,攻掠县城。”

卢植皱起了眉头,时间上还真是刚刚好,一点不差。

他猜测,这份军情出现在今日,大约是被安排好的,而出现在此刻,大概只是巧合了。

但这巧合……

他看向刘辩,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卢植一直留意着刘辩的反应,一旦这场闹剧有失控的迹象,他就会站出来,以他上公太傅的身份强行制止此次朝会。

在此之前,表露倾向的人越多越好。

他相信刘辩能做到这一点,刘辩也没有让他失望。

至于接下来……

卢植知道,他要找到一个能解决问题,且恶劣后果最小的方案。

并以此说服天子。

不然,中常侍只怕又要权倾朝野了。

朝会仍在继续。

袁隗当然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可袁氏体量在这儿了,又能藏到谁的身后呢!

他再度上奏说:“校事所部压迫小吏,动辄杀人抄家,乃有今日之乱。诚宜召回,遣贤达之人为长吏,安抚地方。臣以为吏治为多年积弊,司隶天子脚下,与别处不同。整顿吏治,当缓缓图之,不可急于一时。”

“臣以为不可!”董卓起身反驳。

有朝臣震惊地看着他,不说董卓曾是袁隗故吏,大鸿胪亦为司徒所领。

袁隗知道他有支持者也必然会有反对者,但只是没想到会是董卓。

平日里恭敬有加,却在此时跳了出来。

董卓对身旁要杀人的目光置若罔闻,作为雒阳第一盖勋吹,他马上举出了盖勋整顿吏治的例子:“臣亲眼所见,盖公整顿吏治,亲力亲为,巡查河东诸县乡里,如此两次,河东方能得治。当时若能有校事所部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郡国小吏之乱,郡兵亦可平,如郡兵不能止,必是长吏无能也!臣愿为陛下荡平叛贼!”

董卓之后,袁术进言道:“自雒阳县整顿吏治以来,河南治下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汉家十三州百姓俱为天子之民,岂能厚此薄彼?若是半途而废,此对河南之外的百姓何其残忍?”

昨日袁术得到袁隗派人送来的消息,让他今日一定要在朝堂之上反驳他。

起初袁术还有几分不解,但随着朝会的进行,他全明白了。

袁隗最初的上书全是政治正确,让人难以驳斥,但现在不同了。

虽然当今天子并未明说要行改革,但在民间,已经有人将校事校尉部的设立称为光熹新政。

此前的三辅屯田以及已经被拿出来讨论可行性方案的荆扬二州屯田也被归为新政的一部分。

新政有弊有利,这便有了讨论的空间。

作为校事部前身的长官,关羽当然要站出来说两句话。

希望借着新政实现心中理想,同时顺便为荀氏增加些影响力的荀爽起身辩驳。

羊续、包括在刚才支持袁隗的黄琬同样持反对意见。

此时同黄琬一样转变立场的人竟还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