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光熹三年(1/2)

说起来,自即位以来,刘辩一直充当着一个宽和仁善的角色。

只在一些类似于大额贪腐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上绝不退让,在其他可杀可不杀的情况下一般刘辩都会退而求其次。

至于原因……

首先是本性使然,三族消消乐听起来很爽,但真要落到实处,对于来自后世的刘辩来说,还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其次是感谢先辈们的努力。

自安帝开始,皇帝带着宦官们一路靠着物理说服着所有不服从他们的人,这导致了官僚体系的主体——士人们逐渐与皇权离心离德。

治理国家离开不了士人,即便是如邴原这样出身寒微者,一旦其学有所成,其身份便会摇身一变从黔首变成士人。

所以刘辩需要摆出一副“每与操反”的态度,尽力弥和双方的关系。

当然,刘辩同样明白一点——他的善意是需要回报的。

那些想要利用他的善意只为一己之私利者,将付出代价。

为此,在新年到来之际,刘辩开始了一系列准备。

首先是班师回朝的皇甫嵩。

平心而论,以皇甫嵩的功绩,自三公及以下,所有职位他都当得。

已经当了许久司空的樊陵甚至还先找到了刘辩,表示愿意让贤。

虽然明白樊陵这一招是以退为进,但刘辩对樊陵的这一表现还是很满意。

主打一个听话好用。

在光熹二年的年末,终于安排好了凉州军事部署的皇甫嵩与汉阳太守孙坚一起率军回朝。

还来得及参加来年正月初一元旦日的大朝会。

而在这场数年没有过的盛大朝会之上,除了新增了多个来自西域属国的使者外,最大的一件事无疑是皇甫嵩的封赏。

天子当朝拜左将军、京兆尹、槐里侯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孙坚则以军功增加食邑两百户,以作封赏。并继续担任汉阳太守,继续镇守刚刚太平的凉州。

而皇甫嵩原本的左将军卸任不提,京兆尹则是由在皇甫嵩出征期间实际上负责了许多三辅事务的安北将军陶谦接任。

这显然是朝中重臣都有了默契之事,因为重臣们没有一个意外的,但许多朝臣在此之前却不知晓此事。

可皇帝没有给朝臣们反对的机会,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之后大朝会便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年前便定下的假日。

汉代的假期是相对较少的,而冬日朝政除了上计之外,向来是最少的。所以在大朝会之后,刘辩给朝臣们放了个小长假,一直到正月初七的人日。

然而因为皇甫嵩的这一任命,一些人的假日过得并不算安稳。

按理说,从大将军到四方将军,都不是常设之将军。

何苗与董重还能说是因为国家刚刚经历过战乱,且天子年幼,需要外戚将军威慑四方。

但凉州战事已经平息,为皇甫嵩新加一个开府将军,除了多出一府官吏之俸禄、以及让皇甫嵩带着部曲镇守雒阳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风雪已至啊!”卫尉杨彪看着屋外飘落的雪花,十分感慨。

作为九卿之一,他对于年后要发生的事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