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老虎做皇帝(1/2)

茅麓山主寨,明字大旗随风飘扬。

代表前营的黑色旗纛,代表后营的黄色旗纛,代表左营的白色旗纛,代表右营的红色旗纛,代表中营的青色旗纛分列在明字大旗两侧。

寨中不时有鼓声响起,每一声鼓都代表一位都督(总兵)的到来。

今日,是公议大会。

在燕子寨,王五没能说服洪育鳌、潘应龙支持和谈,哪怕他指出清廷与三藩必有一战,届时半壁震动才是抗清军民复天下的最好时机。

眼下一昧坚持,不过无谓牺牲,是以必须隐忍以待大势。

为了得到二公支持,他甚至连三藩之乱的时间点都给了出来。

少则五年,多则八年!

也就是只要熬过这几年,基本快偃旗息鼓的抗清斗争就将迎来一个想象不到的大高潮。

然而洪、潘二人却固执认为将复国希望放在一个大汉奸身上,简直是大明朝的耻辱,也是抗清军民的耻辱。

并认为吴三桂不可能反清!

原因是吴三桂早就是鞑子最忠实的走狗,否则不会带兵出国追杀永历朝廷勒死先帝。

洪部院更指出早在甲申年清兵刚入关时,就有弘光朝阁部史可法联络过吴三桂,可吴三桂却不为所动,依旧为清廷卖命。

时清廷不过才窃居京畿一带,明朝犹有天下大半,何以嘴里喊着借兵复君父之仇的吴三桂甘为清军所驱?

还不是此人压根没有复明之念么。

后来清廷屡屡打压吴三桂,吴三桂是如何做的?

除了老实带兵出关回锦州,就是替清廷不遗余力屠戮抗清军民!

从始至终,都没有显出半点反清之意。

如此一个铁杆汉奸,怎么可能反清呢!

将复国希望寄托在这么一個人身上,是荒唐还是可笑?

说的王五哑口无言。

因为洪部院说的其实也是事实,吴三桂真就是被康麻子给逼反,而不是他自个真要反。

此事他知道,别人不知道。

就事论事,眼下将复天下的希望寄托在吴三桂身上的确不合适,也太过飘渺。

但无法同清廷达成和谈,鳌拜恼怒起来不顾一切督剿,茅麓山怎么撑下去?

明军如今根本不具备和清军在正面战场堂皇一战的实力!

就是他王五也不可能再“偷机取巧”了。

湖广方面如今防他跟防贼差不多。

别看董学礼表面听穆里玛的话按兵不动,一幅配合和谈的样子,实际老家伙偷偷摸摸的调了不少兵卡住了武昌、荆州周边要道。

防什么?

还不是防和谈破裂,王五留在武昌、荆州的人马窜出来攻击清军防线后背么。

事情就这么僵了下来。

眼看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韩王考虑再三决定将此事“公论”,即召集总兵以上将领于主寨共同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