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见明总兵,非见清都统(1/2)

新八旗是一个概念。

不是王五要在荆州打造跟燕京八旗一样的八旗,而是学习八旗组织机构在荆州打造一支新的军事集团。

这支军事集团想要在湖广扎住根,赢得地方士绅的支持,就必须将地主阶级绑定进这个集团。

入旗只是个嘘头,重在利益绑定。

至于打土豪分田地这一末世王者常规手段,这会却是完全用不着,因为现实不是人多地少,而是人少地多。

种地的人少,导致耕地面积相较明朝不增反降,从而导致各地都有大量荒地出现。

如四川、云贵更是成片成片的荒地。

就湖广境内都有三分之一的良田因为无人耕种抛荒。

如此,自然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土壤。

不能动员最底层的贫民,就只能将目光投向拥有人力和钱粮资源的地主阶级。

换言之,王五提供的是一個免税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地主阶级从中获利,那么反过来获利的地主阶级就得无条件支持他。

也可以说这个平台是在挖清廷的墙角。

历来造反成功的力量,其实都是在挖前朝的墙角,因为他们给出的利益都是前朝的。

造反不成功,就叫空头支票。

考虑到湖广年岁入账面不能太过难看,过早引起清廷疑心和警惕,王五便让钱文涛在宜昌先搞中户试点,待入旗工作走入正轨后,再向荆州乃至整个湖广推广。

分四步走。

第一步是一年内争取宜昌中户百分之四十成为光荣的旗下奴;

第二步是两年内争取荆州中户的百分之六十成为光荣的旗下奴;

第三步则是四年内争取包括荆州、宜昌乃至武昌以及其余府州的至少百分之三十大户,百分之六十中户成为光荣的旗下奴。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五年内争取湖北的百分之七十大户、百分之八十中户,湖南大中户的百分之五十入旗。

温水煮青蛙。

直到湖北和湖南百分百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成为事实上继云贵、广东、福建的“第四藩”。

任重而道远。

当走到第三、第四步时,就必须要辅以一定的武力手段推广这个“旗下奴”计划。

最后一步,自然是绑定的旗下奴分公司趁势向燕京的集团总部发起挑战。

王五给钱文涛弄了个大致章程,原先拨给他的努大海等满洲大兵也皆交与其领导,组成一个临时性的入旗班子。

努大海他们虽然在燕京八旗销了户,但他们那一口流利的满洲话无疑含金量很足。

在没有人知道他们实际已经不是满洲大兵前提下,对湖广地主阶级的威慑力仍就是百分百。

离开宜昌前往荆州的路程也很顺利,因为挡在荆州的副将汪元义被张长庚做了工作。

其实也不叫做工作,就是张长庚派人给汪元义下了道公文,让其率部回防西山加强对明军的包围圈。

汪元义收到总督大人公文后,收拾东西就离开防区重新回西山去了。

王五这边同样送了其五千两。

老张的公文实际就是给汪元义的台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