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拜访鲁肃(1/2)

第175章 拜访鲁肃

之后,刘封又和刘备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由孙乾带信前往会稽,拜会王朗,并且同对方商议守望相助的事情。

这也算是徐州集团对扬州内部的一次试探。

从历史上来看,孙策横扫江东的时候,王朗是坚决抵抗的,而且也倾尽了全力,最后没死,也是自己确实德行不错,在会稽声望很高,且还不是本地人。

多重原因之下,最终使得孙策放了他一马。

刘封觉得,孙家现在横扫了吴郡,压着许贡打,一旦拿下了吴郡中部,兵锋立刻就会转移到王朗身上。

历史上王朗可不是在会稽抵御孙策的,他先发制人,在看见许贡不行了之后,立刻出兵北上,直接占领了吴郡南部几个县,然后将重兵放在固陵旧城,依托坚固的城墙以及钱塘江江水为障,成功的挡住了孙策。

可惜,他没下狠手,直接把呆在富春的孙静给宰了,否则没了孙静的献计,孙策还能不能过钱塘江就真的不好说了。

“父亲,你对刘繇的求援和盟约有何看法?”

刘封突然提起了刘繇,想要听听刘备内心的真实想法。

眼下历史已经被刘封给改变了,原时空的刘备恐怕连现在五分之一的实力都没有,只能缩在下邳城中,依靠陈家和糜家的支持来统治徐州残破的下邳郡。

那时候的刘备,总动员的实力不过两万人。

而现在,刘备已经地跨八郡国,拥兵六七万,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超历史。

与之相对的是,刘备周围的对手和敌人却没有历史上强了。

就拿袁术来说,在广陵被刘封一口气解决了四五千嫡系,虽然孙策在吴郡大肆扩军,可袁术的基本盘却反而缩小了。

若是孙策在吴郡站住脚,后勤不那么依赖袁术了的话,孙贲以及剩下的孙家诸将百分百会去吴郡扩张,而不是留在九江袁术的麾下。

到那时候,袁术就靠他本部的三万人,恐怕连扩军后的广陵都挡不住。

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刘封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在说出口之前,他想先听听刘备对刘繇的看法。

“刘正礼?”

刘备愣了下,随后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不好办啊。他是朝廷拜除的正牌子扬州牧,又和我同为宗室。他来求援,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帮他一把。可如果是为他人做嫁衣,为父也心不甘情不愿啊。”

果然,刘备也不是真仁厚到舍己为人的地步。

他也担心答应了刘正礼的求援后,自己这边节衣缩食,靡师费饷,最后反倒是便宜了刘正礼,帮他一统扬州了。

刘封眨眨眼睛:“那不如给孙家放点水?”

刘备惊讶的重复道:“给孙家放点水?你刚刚不是还说要限制孙家的吗?怎么又放起水来了。”

“没错。”

刘封嘿嘿笑道:“父亲你有所不知,本朝肇始,并无吴郡,其时会稽有县二十六邑。本朝建国之后,至吴会分治之前,吴县作为会稽郡郡治所在,人口过十万,乃是天下仅次于洛阳神都的第二城。”

“吴县竟如此之丰?”

刘备闻言,惊讶之极,在他眼里,想当然的就以为天下第二城该是长安。

可偏偏吴县才是东汉的天下第二城。

刘封继续说道:“因为吴会分治的本质,其实是将原会稽郡的精华地带分割出去,独立成了吴郡。剩下的会稽郡虽然面积四倍于吴郡,可人口产出却不及吴郡一半,可见吴郡之丰饶。”

刘备倒抽一口冷气,这些情报都是他所不知的。

“那这吴郡有多少人口?”

刘封答道:“仅一个吴县,就有八九万人。整个吴郡最少有户十四万,人口八十余万。而会稽郡则只有八万余户,人口不过四十二三万。况且江东尚还不曾经历过太大的战火,即便有刘繇和袁术相争,江东士民的损失并不算大。因此,以孩儿之见,孙策仅凭大半个吴郡就足以养活两三万兵卒。”

刘封这话可不是瞎说的,东海国有七十万人,下邳国有六十万人,现在都减口近半,至少损失了四五十万人,最多还剩八十余万人口。

而去年,刘备就靠着这八十余万人口,养活起了近四万人的大军。

虽然过的极为艰难,而且几乎没有动弹的余力,但最少也养活住了。

为何历史上袁术入侵的时候,刘备一方就只有两万人了,就是因为压力太大,不得已裁军了。同时刘备也好借着裁军来削弱曹豹、许耽等人的力量,完整自己对丹阳军的吞并消化。

如果再多给刘备一年的时间,或许还真能成功,可惜袁术和吕布来的太快了。

与当时的徐州相比,吴郡不但不曾遭遇兵祸,府库财帛丰盈,粮食满谷满坑,人口田产完整无缺,养活孙家两三万人毫无困难。

“以孩儿之见,一個吴郡,足以养活孙家所有人马。等到孙策拿下吴县,必要找袁术请封。袁术若是给他吴郡太守的位置,那孙家剩余之人必然蜂拥而去投奔孙策。若是不给,那孙策很可能同他反目,也一样留不住孙家余众。”

刘封露出幸灾乐祸之色:“孙家一去,袁术不过冢中枯骨,其部不堪一击。”

袁术本部的拉胯的确是有史可查的,袁术所部几乎所有的胜仗都是靠孙坚一系的将领部曲打出来的,离开了孙系将领,他几乎没有打赢过。

甚至匡亭之战中,如果他没有先派孙贲、吴景、徐琨等人南下,去抢扬州地盘的话,曹操想赢恐怕远没那么简单。

刘备啧着嘴巴,他有些品出了自己家儿子的意思。

刘封先说要限制孙策,现在又说要给孙策放水,这意思看太明显了。

“封儿,你的意思是,不能让孙策继续扩张地盘了,但也不能真帮着刘繇把孙策给剿灭了?”

刘封一听,连连点头道:“父亲英明,孩儿正是这意思。况且我军今年扩军,粮食消耗必然很大,帮着刘繇防守也就罢了,要是进攻,粮草从何而来?”

江东水网密布,确实补给可以用水运,不但消耗少,而且也不用动员大量的民夫。

可即便如此,总归还是需要消耗粮食的。

以粮食不足为借口,来应付刘繇,会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等到明年收获之后,孩儿提一军逆大江而上,进攻厉阳,以牵制袁术主力。而父亲便可以趁此机会,亲提大军入沛国,全取之。”

沛国此时至少还有八九十万人,水路交通极其方便,土地肥沃,矿产众多,不但有铁矿,还有煤炭,顺流可至彭城、下邳。

等到全取沛国,这里的赋税钱粮最少也是广陵的两倍。

听到这里,刘备彻底恍然大悟。

自家儿子这是想用孙策和刘繇互相牵制,然后让自己好先收拾了袁术。

一旦拿下了袁术,那沛国,九江,庐江这三个郡国可就稳如泰山了。

别看地图上庐江、九江、沛国好像地处中原,四面受敌,典型的草肚皮。

可实际上,这三个地方一旦落入徐州掌控后,可是易守难攻的。

庐江以南有长江天险,以西是大别山体系,将荆州阻挡在外,仅有一条濒江小道可通行,而他的北边,则是沛国和汝南郡,有淮河水可依托。

至于沛国和九江,那都快成大后方了。

唯一值得顾虑的是,寿春这座城太坚固了,并不好拿。历史上曹操五六万人也围攻了数月,袁术军守城的不过一万来人。

不过刘封还记得,应该就是后年,江淮地区还是大面积干旱,还伴生蝗虫,使得袁术军粮草奇缺。

这次旱情特别,就像是老天针对袁术似的,仅在他控制的地盘上,灾情最重的就是庐江和九江两个郡国。

也正是因此,缺粮的危机迫使袁术对陈国下手,直接派刺客张闿成功刺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然后吞并了陈国,得到了大量的粮食物资,缓解了旱情。

如果真有机会,后年才是灭袁术的最佳时间,可事半功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