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郭嘉献策(1/2)

次日,刘备以陈群为使,前往迎宾馆征辟郭嘉为从事。

郭嘉欣然接受,前往州府谢恩。

双方走过流程之后,刘备带着一些期待的询问道:“奉孝乃当世智者,可有言以教我?还望奉孝放心直言,备闻过则喜。若奉孝言之有物,备定当从君之言。”

刘备的态度让郭嘉心情激动,早在来之前,他就打算进言刘备了。

这既是报答刘备看重之情,也是对刘备的一次试探。

于是,郭嘉开口道:“蒙明公恩重,嘉敢不从命?”

略微沉吟了一下,郭嘉开口道:“嘉闻天下强弱,智者胜。昔项羽百万之众,号令天下诸侯,却为汉祖所灭,何因也?唯智胜。今天下板荡,群雄并起,草莽龙蛇,小则据县,大则连郡。值此乱世之际,以嘉观之,明公当有三件要事,须从速改之,否则,久定成患。”

刘备、刘封闻言,顿时精神一振。

郭嘉的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之感,但因为刘封的铺垫,刘备并未心生不满,而是打算认真倾听。

刘备甚至还表态道:“请君放心直言,备洗耳恭听。”

刘备父子的态度,让郭嘉兴奋了起来,但头脑依旧保持冷静的开口说道:“其一,季汉以来,繁礼多仪,铺张浪费成性,更有攀比之风。使得郡县官吏不思治理百姓,反而用心钻营,此弊端之一也。徐州乃明公继承于陶恭祖,陶公昔日便以奢靡闻名,徐州上下,皆有效仿之心。若明公不趁早整顿,迟早文恬武嬉,到那时,自保徐州都恐不及,更遑论进取中原?”

刘备面色沉静,没有说话,刘封倒是微微点头。

徐州在陶谦在时,确实铺张成性,陶谦手底下的几个亲近重臣,哪一个不忙着贪污受贿,置办产业?

曹宏在徐州不过数年,已经积累下了数百万的财产,而笮融则更为夸张,居然直接卷了陶谦上亿的钱粮跑去扬州了。

曹豹、许耽稍微好些,可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本质还是一路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陶谦以及他周围的亲信都是这样的,整个徐州官场风气如何能好的起来。

之前徐璆行县就发现了许多问题,可见一斑。

郭嘉继续说道:“其二则是用人,明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声名早已远播。嘉在河北,也屡有所闻。嘉初来,不知明公用人之道,暂以袁本初之用人所失以谏明公。用人之道,首在于用,次在于求。若不能知人善用,所求之人愈多,则其内裂愈甚。袁绍麾下,河北之人与河南之人相争,冀州之人与幽并之人相争,袁谭之人与袁尚之人相争,蝇头苟利之人与胸怀天下之人相争。”

“如此争权夺利,皆因袁本初求人而不能用人,莫说各尽所长,人尽其才了,恐其连各按其事都做不到。长此以往,焉能不败?”

郭嘉面色诚恳,语出赤诚:“嘉望明公能以本初之患引以为戒,首重用人,不求人尽其用,只需各守其职即可。”

刘封闻言,心中很是震惊。

郭嘉这番话可谓是飞龙骑脸了,而且还有拿袁绍的问题来提醒刘备的意思。

他忍不住去看刘备,担心自己老爹会勃然大怒。

却看见自己父亲依旧面沉如水,不动声色,既没有被郭嘉的谏言所激怒,也没有赞同对方的意思。

郭嘉见刘备依旧不出声,便继续说道:“其三,季汉以来,天下律法日益宽纵,豪强劣士无所顾忌,各地官吏徇私枉法,甚至互相勾结。陶公在时,为得地方豪强效力,更是纵容不法之行。明公若要匡扶汉室,平定天下,法不可废,吏不可不治。嘉恳请明公严明律法,整顿官吏,使豪强受约束,使百姓得安宁。”

面对冲着自己大礼参拜的郭嘉,刘备终于动了。

只见他起身快步走到郭嘉身边,将对方搀扶了起来,随后在对方惊讶中,大礼拜谢道:“先生以金玉良言教我,备为天下百姓以谢先生。”

郭嘉如何敢当刘备之谢,赶忙侧身避让。

可刘备却是恭恭敬敬的拜倒了下去,一丝不苟的叩首道谢。

“先生之言,并非单纯为备,更乃是为了天下百姓。”

刘备语挚情长道:“备乃是为天下百姓而谢先生。”

刘封在旁边看的有些懵逼,诚然,郭嘉所说的问题确实都是徐州目前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可郭嘉可不是什么为民请命的主,他之所以规劝刘备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增强徐州的实力,最终问鼎中原。

不过现在刘备倒是把郭嘉当成了和自己一样的爱民之士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个美妙的阴差阳错了。

对于郭嘉的意见,刘备的态度就是全盘接受,无有不从。

其实徐州也已经在开始整顿内部统治体系了,陈登在琅琊,徐璆在东海,以及刘封将来在广陵,都拿下了不少罪大恶极的底层官吏。

只是碍于手中没有足够多的人才,否则就连能力不足的县级官员也该调整的。

刘备拉着郭嘉的手说道:“奉孝,备欲拜汝为军机从事,负责一切对外谍报行动。”

这个职位之前也让荀攸选择,但荀攸没要,选了长史从事。

既然如此,那郭嘉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原来的时空里,郭嘉在曹操那做的也是这方面的事务,为曹操提供最精准的情报。

随后,刘备亲自设宴款待郭嘉,并为其在州府内安排住处。

宴后,郭嘉就告别了辛评,前往州府中就职。

三日之后,刘备在州府中为刘封元服加冠,同时赐字为子升。

自此,刘封,字子升。

同时观礼的还有来自各方的使节,就连北方的孔融都派了署吏前来,那人还恰好就是郑玄之子郑益。

观礼结束之后,各方使节开始离开郯城。

许劭启程前往陈国,同行的还有被临时叫回来委以重任的步骘。

步骘被刘备父子委托陪同许劭、滕胄一起前往陈国,商量借粮买粮等事宜。

程昱返回兖州,辛评返回冀州。

在送别程昱和辛评的时候,在刘封的建议之下,刘备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程昱,是礼貌而客气的送别。

对于辛评,却是热情而厚重的送别。

别的不说,光是各种礼物就价值百万钱,其中霜糖、雪盐的价值就占了半数。

辛评对此大为震惊,连连推辞,却为刘备所拒。

“仲治,你我一见投缘,只恨不能得你辅佐,这些礼物,不过略表备之心意,只愿日后本初兄能扫荡天下,匡扶汉室,你我可同殿为臣。到时便可长相往来,早晚得闻仲治良言。”

刘备的一番话,听的辛评很是感动:“评何德何能,竟能得使君如此厚爱。希望使君能保重身体,日后与我主扫平不臣,匡扶汉室,当可有再见之日。”

程昱在旁冷眼旁观,他丝毫没有因为刘备厚此薄彼而感到不悦。

相反,程昱还因此高看了刘备一眼。

若是刘备想要离间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那才是枉做小人了。

世人只知道他程昱不受刘岱征辟,却闻曹则喜,形同小人。

可刘岱也配他程昱辅佐吗?

他程昱王佐之才,只因出身低微,就不能自择主公了?

区区一个刘岱征辟他,他就要像条狗一样的感恩戴德?

明明是他帮了刘岱的忙,可整个兖州却传他不识好歹,更笑他应辟曹操时前后相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