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染轻尘的蜕变(1/2)

第196章染轻尘的蜕变

长公主临走时,终究还是给染轻尘留下了“入情剑”和“西域绝情花”。

作为南海圣宗唯有掌门可佩戴的宝剑,自江绾脱离宗门后便一直没有归还,后来这把佩剑被放置于皇宫内,南海圣宗几番索要都未果。

而李观世修行大成后,也就懒得去要了。

这把原本名为“斩情”的宝剑,其剑身上镌刻着关于南海圣宗《斩情诀》的口诀。

第一句便是:情丝若缕,斩则明心;爱河滔滔,渡之见性。

染轻尘对于南海圣宗有过了解,若想修行大成,需行“斩情”之仪式。唯有断舍红尘诸般纷扰,使心如明镜,照见五蕴皆空。

染轻尘在玄机剑宗修行的时候,曾问过自己的师父:“所谓的斩情,便是让变得无情吗?”

师父当时沉默了许久,才笑着说道:“修行之路,非独孤峰凌寒,亦非幽谷匿影,实则在于心性之磨砺。世人常言“情之所钟,乃入世之锁”,殊不知“斩情”非无情,乃是超情。”

“超情?弟子不懂。”

染轻尘那时还小,对于男女之情完全不懂,只是觉得记忆里,自己的母亲很温柔,跟“斩情”二字完全搭不上边。

“楚器是谁?”染轻尘一怔。

姜守中将与楚器相识的经过大概讲了一遍。

染轻尘自始至终都想学李观世。

或许是因为拥有了娘亲佩剑的缘故,握在手中,恍惚能感受到娘亲的温度。

姜守中注意到了桌上一朵奇怪的冰蓝色花,刚要细看,被女人收了起来。

在这超脱的视角下,自己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姜守中还在思考梦娘的困境,也不晓得梦娘究竟打算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之前离开茶馆后,面对询问对方也不说。

按理说楚器身为青州六扇门中人,既然无大碍,也该回来报到了。

无意间,女人瞥见了皓腕的金色镯子。

娘亲选择的路,是错的。

此时走在姜守中的身边,染轻尘没有了平日焦躁、纠结、歉疚或喜悦的繁杂小情绪,唯留一片澄净空明,心境如镜。

而李观世的成功,也给了更好的佐证。

后来她慢慢了解到,娘亲舍弃“斩情”,选择“入情”之道,最终失败……这让染轻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师父说道:“所谓‘超情",便是心无所住,方能凝神聚气,踏入修行之深层境界。”

一幕幕曾经与姜守中相处的画面,如同老电影的胶卷在脑际快速倒带。

斩不断红尘丝缕,何以窥天道之万一?

染轻尘摇头道:“我没听过这个人,或许已经回来了,回头我问问单主事,他是青州六扇门的主事,应该了解。”

心无所住……

看到姜守中回来,染轻尘从纷乱思绪中回神,微笑道:“我已经从长公主那里问了她在江中救人的情况,那些人并无大碍。”

经历了历代主人后,对心境的磨练更为纯粹。

自己真的能做到处红尘中而不恋情爱吗?

但是她并不想成为第二个李观世,而是想让娘亲的“无双剑仙”这个名字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不再被那些俗人耻笑。

“楚器没回来吗?”姜守中疑惑问道。

街道上,二人肩并肩走着。

染轻尘起身说道:“我们先去找厉南霜她二舅吧。”

她感觉自己渐渐抽离了现实的躯壳,灵魂轻盈地飘浮起来,成为一个静静伫立于时光之外的旁观者,看着那一幅幅画面。

()

娘亲你走错了路没关系,女儿帮你更正。

不舍、不要、不弃、不愿……

从那以后,染轻尘记住了。

染轻尘一阵晃神。

当然,她并不打算服用“西域绝情花”,借助外物终究有违本性,唯有自己本心斩情才是正道。

因为离的并不远,染轻尘未选择乘坐马车,与姜守***步而行。

“好。”

染轻尘握紧长剑,清丽澄澈的眸中闪烁着坚定之色。

这把剑本就是南海圣宗的至宝,具有“静心”的作用。

在姜守中苦恼之际,染轻尘同样陷入一种玄妙的境界。

而从剑身传递而来的清明气息,仿佛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洗涤着她的心神,令女人思绪空灵,心智得以前所未有的清醒与敏锐。

情在何处?

若是不恋,她对姜墨为何会在乎。若是在乎,又为何不愿承认。既不愿承认,又怎会想着霸占……

从与姜墨初次见面的反感,到无奈成亲,到坦诚心迹。从因为被厉南霜抢夺的嫉妒,到患得患失,到纠结。从漠然冷淡,到欣赏,到在意……

纷纷扰扰的复杂心绪,如一根根蚕丝缠在女人心间。

她就像是一个螃蟹,钳住了一钳沙子,又松开手,又钳住……

“我可真是又贱又作啊。”

望着记忆画卷里的“自己”,染轻尘自嘲一笑。

她想起当年因为和厉南霜争夺那只小猫,自己把大小姐蛮横的心性做到了极致,虽然最后放手了……可终究是令人讨厌的。

记得师父曾有过这样一番话:“轻尘,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放而不放,舍而不舍",等到真正放下的时候,却又是你最伤的时候。”

放而不放,舍而不舍……故此,最扰心。

染轻尘似有所悟。

这一刻,女人的心绪再次飘渺。

周遭市井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帷幔轻轻隔绝,摩肩接踵的人潮与鼎沸之声悄然隐退,只遗她踽踽独行于一片虚无的长街。

街巷空寂,心如止水,仅闻足音回响……

每一步落脚,皆激起心湖微澜,涟漪轻漾,继而又迅速归于宁静。

仿佛万物轮回,终归于太虚。

缕缕纤细而错综复杂的丝线,在眼前渐次显现,交织缠绕,如同织女之梭。织就一幅幅斑斓的记忆织锦,于虚空中静静铺展。

因果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