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富国强兵!元辅大人的请求!(2/2)

随即东厂西厂也没有闲着,还施彼身,开始在这些九卿大员、内阁阁老身旁安插眼线,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得了。

而此刻的消息,正是西厂眼线传过来的,陈宽从谷大用口中得知后,觉得有必要告诉汤昊一声。

毕竟汤昊现在和那李东阳,可谓是不死不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而内廷这边的态度,自然是全力支持中山侯。

至少,在皇帝陛下收回所有权柄,正式亲政之前,内廷太监与中山侯肯定是政治盟友,消息互通有无,这是基本原则。

汤昊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心中有数。

李东阳与刘健爆发了争吵,无非就是因为都察院挥刀兵部这件事情。

毕竟张敷华和许进可是奔着那场湖广籍兵部官员去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革职查办!

那么,这一刀其实是砍在了李东阳的大动脉上面!

不要小看这些衙署里面的堂官郎官,他们可是构成湖广乡党的中坚力量!

这朝堂之上的湖广乡党,大致以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兵部尚书刘大夏、兵部左侍郎熊绣等人为主,不是身居要职就是手握实权,反正都是可以左右朝堂局势的大人物!

而中层就是这些遍布六部百司的堂官郎官了,毕竟李东阳、刘大夏等人的命令下达,还是需要这些自己人去执行落实,去完成落到实处!

现在张敷华应许进之邀,直接提刀砍向了兵部,至少兵部里面这些湖广乡党是铁定跑不了的!

那也就意味着,湖广乡党将会彻底失去兵部,以后他李东阳再想插手军政,就得看新任大司马许进的心情了!

“大珰放心,兵部只是开始,还远不会结束!”

汤昊走出宫门,对陈宽咧嘴一笑。

“咱们拭目以待吧!”

随即径直转身离去。

陈宽看着汤昊的魁梧背影,眼神里面目光很是复杂。

既有钦佩,也有忌惮。

中山侯啊中山侯,你如此杰出优秀,等文臣缙绅被打垮了,内廷还能制得住你吗?

陈宽莫名叹了口气,随即掉头向宫里走去。

这边汤昊刚刚走到自己战马前,却见旁边挺着一辆略显寒酸的马车。

不等他多想,马车车帘就掀开了,刘健探出头来,笑道:“中山侯,可愿上车一叙?”

汤昊见状一怔,随即还是含笑点头,直接上了内阁首辅的马车。

马车款款前行,似乎正在绕圈子。

这马车不大,仅仅只能容纳两三个人罢了。

是以身材魁梧的汤昊坐在里面,就显得十分逼仄狭窄,让人很不适应。

“倒是没想到,元辅大人这般简朴。”

汤昊由衷地称赞了一句,刘健闻言面露笑容,显得颇为受用。

“本还想着,让你陪老夫对弈一局。”

“不过看这架势,还是算了吧,老夫就长话短说了。”

刘健捻起一枚白子放在棋盘上面,也不理会汤昊,自顾自地开口道。

“今日李东阳找了老夫,想要老夫出手制止都察院清洗兵部,被老夫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都察院清洗兵部,这是利国利民之事,受损之人只是湖广乡党,所以老夫没有出手!”

“但是,李东阳有些话也没有说错,一次性开革太多官员,这会致使局势动荡,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所以,中山侯,可否放缓一下脚步?”

话音一落,刘健抬头看向汤昊,眼神里面竟然带有一丝征求。

“澄清吏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关乎朝堂关乎社稷的大政方针!”

“老夫很清楚,兵部只是第一个,绝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在这之前,老夫建议放缓一下脚步,不要操之过急,汤侯觉得如何?”

放缓脚步,减缓新政,这正是刘健约见汤昊的真正目的。

李东阳今日那番话虽然饱含私心,但他并不是全都说错了。

就比如,兵部迎来了一场大清洗,那其余部寺监的官员见了,会是什么想法呢?

人人自危,动荡不安,这并不是一句空口白话!

如若汤昊清洗了兵部,紧接着又对其他五部动手,那这方朝堂只怕会是永无宁日了!

汤昊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然后径直捻起一枚黑子落下,也自顾自地接连落子,不去理会老首辅的反应。

“陛下想要中兴大明,则必富国强兵!”

“想要富国强兵,单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与两部脱不开关系。”

“强兵,职责在兵部,许进这位新任大司马,曾巡视九边整饬边务,也曾率军冲锋陷阵收复哈密,所以他了解军民疾苦,他可以做到为军民请命,这是他能成为兵部尚书的真正原因!”

“富国,在于抓好赋税,职责则在户部,户部主要征收的赋税,主要是农税与盐税以及矿税,单从盐税这一条来看,盐政败坏至斯,现任户部尚书韩文就有着失察之责,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继续做这户部大司农。”

“元辅大人以为呢?”

首辅刘健要汤昊放缓脚步,不要操之过急。

而汤昊则是点出了“富国强兵”的目的,首当其冲者就是户部与兵部!

言外之意,其余部寺监可以暂缓,但是户部与兵部的革新势在必行,尤其是执掌天下钱粮的户部,没有放缓的理由!

盐政败坏,这确实不能怪到韩文头上,毕竟那是他前前好几任的事情了,但是问题在于你韩文明知道盐政败坏,也明知道纳粮开中的诸般隐患,可是你却不提,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朝廷施行纳银开中,未免有些“尸位素餐”的嫌疑!

刘健再落白子。

“韩贯道是一个干吏,当年是科道言官出身,初为给事中便敢弹劾马文升那老东西,端得是个激进敢言。”

“这么多年过去了,韩文这脾气也一直没有改过,他是于弘治十七年拜的户部尚书,一上任就上盐政积弊七事,多次与先帝爷争辩拒不执行先帝爷的无理要求,所以你说他尸位素餐,这不合适!”

“此刻韩贯道正在亲自督查盐政一事,革除盐政弊病,给他一个机会如何?”

话听到这儿,汤昊豁然抬头,笑道:“韩文,是元辅的人?”

刘健闻言面无表情,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

“他是谁的人,不重要!”

“他能为国朝做什么,这才最重要!”

“与其换上个什么都不懂的庸才,不如再给韩文一个机会,毕竟他是个干吏,也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汤侯觉得呢?”

韩文是个干吏,这一点毋庸置疑。

倘若换上一个循吏庸才,无疑更加不适合新政推行。

“可以。”汤昊笑着点了点头,“不过盐政一事,那些盐场官员,以及盐官制度,却是要变一变了。”

刘健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应有之理,汤侯放心!”

二人相视一笑,随即意见达成。

马车也恰巧在此刻回到了原位,汤昊径直起身下了马车。

刘健正在思考着方才的对话,冷不丁汤昊掀开车帘伸了个头进来。

“元辅大人,方才这局是我赢了!”

刘健闻言一愣,下意识地看去,只见棋盘上面五枚黑子连成一线,旁边全都是自己的白子。

你哪里赢了?

“额……你这什么棋?”

“五子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