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刮起了一阵风!吹动了士绅的心!(2/2)

马文升出列奏道:“陛下,诚如中山侯所说,我大明身为天朝上国,现如今有藩属国求援,那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平白损伤我大明的威严!”

“但是,我们要弄清楚此次足利正使所请,无非是我大明派遣天使过去调解倭国内政、拨乱反正罢了,所以并不是出兵倭国,更不是远征倭国!”

马文升口中的天使,可不是什么长着翅膀的天使,而是藩属国对大明使臣的尊称。

毕竟大明是“天朝上国”嘛,大明使臣自然就是“天国使臣”,简称“天使”!

而马文升这番话,其实就是给此事定性!

只是前去调解,不是出兵远征,那么人员规模上面,自然就有着一定限制了。

你派遣使臣过去调解嘛,哪怕为了保护大明天使的安危,派遣个一两千战兵,这就完全足够了吧?

你总不可能一口气调集个三五万大军,过去把人家给平推了吧?

只是调解,不是打仗哦!

听见马文升这话,小皇帝顿时脸色一沉。

他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内阁首辅刘健却紧接着就开了口。

“陛下,天官大人所言极是。”

“再者想要前往倭国,那势必要动用水师舰队,大司马的奏章里面写得很清楚,我大明水师糜烂日久战船失修,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才三百余艘可用战船,还要留下一些巡视海道抵御倭寇!”

“所以,此次前往倭国使团上面,人数必须要加以限制,不然战船不够,加之国库空虚,人数太多的话,钱粮也不够!”

刘健这番话就更是绝了,直接以“战船不够”为理由,拒绝朝廷派遣大军!

天官大人将此事定义为大明出面调解,而不是出兵远征。

元辅大人紧接着提出了困境,战船不够,钱粮不够,所以必须限制人数!

这么一来,就算大明真个应了足利义维所请,也最多不过派出个一两千人过去镇镇场子,跟倭国那些权臣幕府成员交涉一番罢了。

至于人家会不会听话?

那谁知道呢!

反正倭国正使的请求满足了,大明没有丢了“天朝上国”的威严。

而如此一来中山侯汤昊也不没有机会借此兴兵动兵,不会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比什么都要重要!

看着这两个人老成精的老狐狸,汤昊觉得一阵好笑。

殊不知,派遣一两千人过去,这才是汤昊的真正目的!

毕竟倭国现在可还是没乱,那足利义材和大内义兴还在等待机会,而幕府权臣细川政元也还没死,双方都还秉持着一定的理智,倭国可还没有大乱!

因此,现在并不是汤昊出兵的最佳时机,他现在也不可能会亲自带兵前去倭国。

“陛下,天官大人和元辅大人所言极是,臣没有意见!”

汤昊笑呵呵地开了口,丝毫没有什么恼怒之色。

见到他这表现,刘健和马文升却是愣住了。

不是,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紧接着,汤昊就开了口。

“倒是元辅大人也提到了水师糜烂日久,战船朽坏不堪,既然如此臣建议朝廷拨款修缮那些战船,毕竟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家底,抵御倭寇入侵劫掠也有大用,总不能就这么任由它们烂在那里吧?”

老祖宗留下的家底!

这句话分量极重,一般人还真不好反驳。

小皇帝立刻拍了板,朗声道:“必须要修,不能就这么弃之不顾,不然朕以后下去了都没脸见我老朱家的祖宗!”

“元辅大人,听明白了吗?”

听见了!

吵吵个什么!

刘健有些头疼地点了点头。

虽然很不情愿,但他还是得开口应声。

“陛下英明!”

这又是一笔开支出去了啊!

老朱家这些皇帝,花起钱来真是大手大脚的,一个个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奈何汤昊一句“老祖宗留下的家底”,小皇帝立刻就开了金口,群臣这还真是没办法反驳。

你连老祖宗留下的家底都不管舍弃了,你这就是纯纯败家子啊!

所以没人敢开这个口,在这个时候出言反对!

紧接着汤昊再次开口,提议道:“但是,倭国请援这是一事,倭国副使大内弘贞刺杀本侯,这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臣请陛下为臣主持公道!”

主持个锤子公道!

朱厚照心里面笑骂了一句,随后故作姿态地点了点头。

“爱卿放心,此事朕会嘱咐大明正使,去了倭国之后,一定要责问那大内义兴,问问他到底想干什么,必须给出相应的赔偿!”

“我大明倒是可以借助此事,试探一下这大内氏,关于那石见银矿的消息!”

此话一出,群臣眼睛都是一亮。

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啊?

而且还不只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而是他娘地一座巨型银山啊!

所以,必须派人去倭国!

其他的那些屁事,怎么着都无所谓,但是这石见银矿一事,必须要查清楚!

万一要是真的呢?

对吧!

至此,倭国请援一事,终于告一段落。

而在汤昊承诺将倭国使团送回会同馆后,今日廷议也到此结束。

最终结果,似乎是皆大欢喜!

但随着群臣散去,一个惊天消息却是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明京师!

倭国石见银矿,藏银上亿之巨!

突然刮起了一阵看不见的风,竟是吹乱了士绅缙绅那敏感的心!

一日内,“石见银矿”这个传奇地方,也成了整个京师上下最为关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