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燎原之势!不过是些卑贱灶户罢了!(2/2)

汤昊拎着王文庆,踹了地上一个官兵一脚。

“就你,回去求援,就说整个长芦盐场的灶户盐丁全都造反了!”

这官兵愣住了,满脸惊恐之色。

造反?

真要造反?

而且你放我回去求援什么意思?

“滚!”

汤昊不耐烦地踹了这家伙一脚。

官兵这才连滚带爬地跑了,头也不回地回去报信。

等他走后,汤昊转过头冷眼看着这群议论纷纷的灶户。

“闭上你们的嘴!”

“谁敢哔哔赖赖一声,我就宰了他!”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全都安静了,满脸惊恐地看着汤昊。

“怎么样呢?”

“现在人我打了,官我抓了!”

“伱们觉得朝廷官兵来了,会听你们这些卑贱灶户的解释吗?”

汤昊满脸鄙夷地讥讽道:“他们不会,他们只会杀良冒功,将你们全部视为乱匪论处,全部砍掉脑袋,然后拿着你们的脑袋去邀功请赏!”

“要想活命,你们只有一个选择,拿起你们的菜刀棍棒,反抗这狗日的世道,听明白了吗?”

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动,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吭声。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刘大山的妻子硬着头皮,颤声问了一句。

“日天兄弟……你真要……造反?”

“造反?哈哈哈!”

汤昊大笑不止,只是这笑声很是讽刺。

“我说过了!”

“他们这些狗官代表不了朝廷!”

“你们家中谁还留有《大诰》,把它找出来翻出来,摆在这些狗官面前,你们看他们敢不敢动?”

《大诰》!

这是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

明初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此后更是四编《大诰》,推行全国。

这《大诰》可是太祖高皇帝亲自编写,并且依靠政权在明国推行,是以传播范围极其广泛。

而且太祖高皇帝规定,“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

甚至,百姓手持《大诰》,可以直接进京告御状!

穷苦出身的朱重八自然知道“天高皇帝远”的这个道理,有些官员在地方上横征暴敛,百姓深受其苦。

于是朱重八同志下旨,鼓励地方上百姓进京告御状,甚至允许百姓将官吏逮捕,押送南京,然后交给他亲自处理。

百姓可以逮捕官员,这放在古代任何一个朝廷,那都是相当炸裂的事情!

毕竟,官员身上可是披着朝廷的皮,代表着朝廷的脸面,而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弱化了朝廷的威严,但朱重八同志偏偏就这么做了!

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从地方到京城要路过不少关卡,百姓经常受到官吏们阻拦,甚至是勒索、逮捕。

为此,朱元璋再次下旨,“其正官、首领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洪武十九年三月,嘉定县百姓入京告状,结果在淳化镇遭到巡检、弓兵的勒索,这件事后来被朱元璋得知,明太祖勃然大怒,将阻拦的官吏斩首示众,满门抄斩!

可惜的是,大明只有一个爱民如子的朱元璋,这之后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永乐皇帝朱棣等等后续帝王,全都十分默契地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大诰》影响力,尤其是在土木之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这《大诰》直接就被他们给取消掉了神圣性。

不到一百年时间,一度家藏人诵的四编《大诰》在明国影响不断变小,直至彻底归零。

现在汤昊开口提及《大诰》,大部分灶户盐丁甚至全都是满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汤昊在说什么东西。

还是刘大山的妻子反应了过来,急忙开口道:“我家有!大山曾经跟我说过,这是可以保命的东西,他花了很多钱才买来的……”

“很好!”汤昊笑了,笑得很是开心,“劳烦嫂嫂去取过来!”

《大诰》在手,凡事不愁。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长芦盐场的运司官员到底有什么能耐!

随着汤昊暴打官兵,将运司判官王文庆给扣了下来,整个长芦盐场瞬间就沸腾了。

汤木、常阔海等人也没有闲着,纷纷开始了出手,暴打一众泼皮衙役,指引灶户寻找《大诰》,号召所有灶户盐丁全都团结起来,一同反抗这个狗日的世道!

一时间,整个长芦盐场瞬间停摆,他们早就受够了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苦日子。

明明勤勤恳恳地每天煎盐煮盐,从天不亮就忙活到夜里,却还不够缴纳那些苛捐杂税,还要饱受官差衙役的欺凌,甚至连自己的妻女都保护不好!

这种被奴役的日子,他们是真真的受够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旦燎原,便势不可挡!

很快长芦盐场的动静,传遍了整个天津卫。

现任长芦运司都运使,名为宗钺,弘治年间以户部郎中升任,从正五品升至从三品,职比地方三司最高长官,可谓是一步登天。

宗钺乃是成化十四年的进士,出身苏州宗氏,不折不扣的书香门第,是以高中进士后得以青云直上,奈何最后却偏偏被调为这运司都运使,平白断送了大好前程。

时至今日,宗钺已经履职近十年,曾经热血澎湃的新科进士,此刻早已沦为了大腹便便的运使大人。

听闻盐场里面那些卑贱灶户暴动,宗钺没有丝毫慌乱之色,依旧神情自若地挥笔就墨。

直到他将最后一笔写完,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幅笔墨可不便宜,价值万银呢!

宗钺扫了一眼管家,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不过是些卑贱灶户,值得大惊小怪吗?”

“请天津右卫的陈将军出手,带兵过去镇压即可,将闹事者宰了便是!”

“这些武夫丘八平日里收了我们这么多的银子,难道是白白养着他们的吗?”

有人闹事,这算不得什么。

毕竟盐场利益惊人,有些势力对利益不满,撺掇怂恿灶户闹事,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宗钺做了这么多年的都运使,什么腌臜手段没有见过。

既然敢闹事,那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