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心灵境界的三种状态(1/2)

第73章 心灵境界的三种状态

清欢说能体会小舞的心境,并非谎言,而是真的。

他不也如此?

突然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已经远离,难免会有所惶恐,内心渴望寻求一个寄托。

清欢的寄托,就是用曾经世界的理论,来验证这个世界的修行。

特别是现如今,清欢最期盼的就是有一个同样熟悉前世理论的人,来跟他相互探讨。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凭自己乱猜……所以他很多理论知识都愿意讲给蓝银听,何尝不是这种小心思作怪?

……

“人体三宝“精气神”中的“神”,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一种说法,《道德经》原本叫《德道经》,《道德经》是哲学著作,《德道经》是修行法门……”

有人认为,物质维度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舍弃这四种元素,就能舍弃物质维度,进入精神维度,我的“四大皆空”法,就是以此,机缘巧合下创造出来的。”

……

一直以来,清欢的观念都被前世的唯物主义所干扰者,看事物只能看到表象,却看不到更深层次的内在。

明明只知一株蓝银草,但却能“看”到它从草,长成了树,又从树长成了森林,又合二为一,化作大树,再化作森林,再聚合唯一……

蓝银越发茫然,忍不住反驳道:“可是不管你看,还是不看,它就在那里啊?”

蓝银草是他的神念,蓝银树是他的神念,蓝银草进化到蓝银树,也是他的神念,蓝银树吸收太阴之力,同样是他的神念……

蓝银困惑的挠挠头,道:““忘”跟“空”好理解,忽略掉一切干扰,专注精神世界,但“定”……既然要接受一切,又怎么能专注精神世界呢?” 清欢想了想,突然问道:“武魂殿的海棠花,开的漂亮吗?”

就好像自己的神念,清欢明知道蓝银草这个形态,是自己赋予的,自己的神念并非是一层不变的蓝银草形态,而是一个蓝银草进化蓝银树,循环扩张的过程。

清欢与其说是讲解,不如说是自语,只是摆摆手,没有解释,继续道:“众妙之门,既然叫“门”,那么从“神”入手,应该更容易一些。

清欢哈哈大笑,道:“修行就是如此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所以我创造的“小草炼神法”,已经不足以让我继续专注“神”的修炼了,想要创造出后续法门,就必须选择其中一种状态。

清欢大笑,道:“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也舍不下身体上的衣食住行,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怎么能“空”呢?”

这话一出,蓝银还没什么反应,但清欢自己却愣住了。

清欢又写下了一个“空”字,道:“色、受、想、行、识,指的是身体,感官,想法,行动,念头,这五者积聚成一个人的全部,又称“五蕴”。

清欢没有再深入解释,只是道:“我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我心同归于寂,我去看此花时,此花绽放妍丽,可见此花就在我心中!

世界也同样如此!我未看世界时,世界一片虚无,但当我看世界时,世界便有了真实的天地……那世界也在我心中!”

清欢沉思着,手中的笔点在纸上,许久之后,写下了一个“忘”字,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但每次清欢进入武魂禅定,看到的始终是蓝银草形态,想要凝聚魂环,需要主观的先将蓝银草进化到蓝银树……这就是他自身观念冲突引起的。

蓝银好奇的道:“那你怎么不修炼这个,而是修炼折中的“观想法”呢?”

清欢解释道:“就是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一切外界感官,摆脱形体跟思想的束缚,达到“物我两忘”,只留下三宝中的“神”,这样就能感悟到自己的“神”了。

虚空中,清欢再次看到了自己的神念,那株蓝银草。

反复循环,永无止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