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双稳抑爆,东西运到(3k)(1/2)

第127章 双稳抑爆,东西运到(3k)

这话听得罗总有些心塞,什么叫只能提建议和原理。

复合装甲和爆反装甲的原始设计图还在我那儿呢,你亲手画的,你说这话你就不脸红?

什么,这种事情应该我们脸红?那没事儿了。

看见罗总有一些失望,高振东道:“现在已经有的部分,可以请罗总先看一看,斧正斧正。”

说完,高振东打开保险柜,装着从里面取出已经写好的东西。

实际上,是从存储库里弄出来的。

第一页很随意的写了几个字作为封面,《坦克火炮稳定的思考》

罗总赶快接过去,打开一页页的仔细看。

罗总不是搞火力的,所以炮控、稳定这些东西的细节,他了解不是很深,但是光看目录,已经让他心情激动。

稳定原理、稳定指标、车炮耦合与扰动、稳定系统构架建模、非线性状态估计与参数识别、系统补偿与多模态、无间歇传动稳定控制

这是大章,小节标题更多,看得罗总眼花缭乱。

实话说,这里面有很多内容,罗总是没见过的,本来这些东西成体系的提出来,也是日后的事情,现在没见过也正常。

不过罗总作为顶级的坦克技术专家,却能从这个目录上看出一件事情来:那就是高主任心里对于坦克武器稳定系统,是胸有成竹的,是已经有一套成系统的想法在他脑海里。

否则不会出现这种书还没写几页,但是目录架构已经非常清晰完整的情况。

其实产生这个情况的原因很简单:高振东是对着原稿,从前往后编的。

甚至这份章节目录,本身就已经是技术资料,够拿到它的人做出很多文章了。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还是那句话,我们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主要是没条件,不是没脑子。

最典型最出名的例子,我们水下大黑鱼的技术来源之一,是我们的研究人员到花旗国出差,买的一个花旗黑鱼的儿童玩具模型。

离谱吧?但它是现实,现实永远比小说更精彩。

罗总看了一会,虽然不太懂,但是大受震撼。

就已经写出来的部分能看出来,这份材料,的确不只是基本原理和建议。

任何技术材料,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大段大段的数学公式,尤其这些公式部分已经以线性代数、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这些东西来给出的时候,那说明这肯定是研究比较深的了。

拿着这份材料,罗总问道:“这个,我能带走么?”

高振东想了想:“本来是可以的,但是这东西我还没写完,这里只有这一份。”

罗总一想,恍然大悟,看见干货,一高兴糊涂了,高主任这是原稿,哪儿能浪费时间再重写一份。

想了想,罗总想出了个好主意:“那我先把目录抄一份回去,让老何他们开开眼,也先体会一下你的想法。”

不得不说,罗总这个想法还真是妙。

高振东自然欣然应允,说干就干,罗总找高振东要了纸,自己摸出一支笔来,就在高振东办公室抄上了。

罗总知道,坦克武器双稳的事情,有门儿了。

但罗总不知道的是,原本实际上,坦克武器双稳系统,哪怕是到了差不多10年后,两伊铁骑121的定型试验,也依然没能通过试验,极不稳定。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在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在高振东这里已经有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边抄,罗总一边乐呵呵的说:“部里刚说要开展观瞄、稳定、火控、三防、机动、抑爆等子系统的预研和研究,没想到一到高主任这里就有好消息,已经差不多能解决稳定这一项了啊。”

“你刚才说什么?”高振东敏锐的捕捉到了罗总话中的一个字眼。

“我说已经差不多能解决稳定这一项了啊。”罗总有点懵,夸你呢。

“不是,是前一句。”高振东在脑袋里努力的回想着什么东西。

看着高振东的神情,罗总意识到高振东因为自己的话,好像又有了什么想法,连忙高兴的把自己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就是它!抑爆!”高振东笑了。

不过抑爆系统估计现在已经开始研制或者预研了,自己贸然提出一条路线来,好像不那么合适。

高振东想了想道:“抑爆,肯定是自动控制的吧,人工不可能有那个反应速度。罗总,你知道我搞自动化的,对这个比较敏锐。”

想了想高振东的科研成果,你搞自动化的?没看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