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诗意的黄河(下)有彩(1/2)

第197章 诗意的黄河(下)有彩

飞铭lg810的修理工作,出乎意料的麻烦。

经过总部工程师的判断,应该是其中的某个元件出现了问题,毕竟这台相机属于工程机,还不太稳定。

所以为了修理它,陈平生带着它去了一趟首都。

费半天时间替换了一个元件后,果然相机重新开机,里面的照片也都完好无损。

这也更让陈平生觉得这玩意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如果是中画幅数码,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情。

如果是大画幅胶片,机械结构也不会有这么难修理。

陈平生时隔三天再次回到了路上,开着车继续出发。

而这一路,他又见识到了很多奇妙的景象。

有被黄河包围的浅滩,从高处向下眺望形成了弯钩的形状,还有孩子光着脚跑到上面踩踏着泥土玩。

有腐朽不堪的公路广告牌,孤零零的呆在浅黄色的土地上,等待着工人们的修葺和翻新。

还有燃烧的芦苇,在地面上留下大片的黑色痕迹,滚滚浓烟流动到天际,带着刺鼻的气味,驱赶着行人和蚊虫。

这些画面在阴沉天气的加持下,与土黄色的环境衬托出了黄河沿岸的奇妙诗意风光。

陈平生沉醉于其中,并带着相机将其一一记录下来。

等他开车来到路途的最后一段时,已然是三月的末端。

玛多县,是前往黄河源头的必经之路。

玛多在藏语里,也是黄河源头的意思。

这里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4500米到5000米之间,陈平生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高反,特意准备了不少便携式的氧气瓶。

还好,来到这里后,他暂时还没有什么反应。

陈平生在这里补充了一下水源,给相机电池都充满电后,就驾着车,沿着公路前往真正的源头。

此时的气温很温凉,天空中挂着淅沥沥的小雨,陈平生知道今天没办法拍摄,只能寻找着能够拍摄的地点。

自从来到这里后,每隔两天都要下一次雨,甚至比华南还要频繁。

陈平生的拍摄进度就这么被拖着。

但也没办法,祈祷音乐盒面对这种天气实在无能为力。

陈平生只能祈祷这无边的小雨能够停歇,给他一些拍摄的时间。

还好整部作品已经接近尾声了。

《北流活活》这部作品并不属于大部头的体量,一共也就几十张照片,如果不是为了一次性拍完,其实可以偶尔来旅游的时候拍摄。

但陈平生觉得现在也不错,他很享受在路上的感觉,这种追寻着文明流域的源头,一路拍摄过往风光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

哪怕他在这旅途中,遭受了很多意外。

陈平生也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远离人世间的纷扰和噪音,才能更加感受到自然的韵律和生活中所孕育的诗意。

每个人都是诗人。

陈平生坐在浅黄色的沙子上,看着眼前燃烧的木材,身后是支好的帐篷和车。

雨已经停了,只是天色也不允许拍照了,所以他只能在选择的拍摄地进行露营。

这里隔了一个山坡的下面,黄河边,有一圈被绿色渔网围起来的鱼塘。

那儿的河完全没有污浊,清澈透亮,大片的河水如同琥珀一样,镶嵌在了这大沙漠的中央,给人一种宁静致远之感。

正因为这样的画面,所以他决定留宿在这里,等明天起来进行拍照。

陈平生对着祈祷音乐盒默默祈祷,直到听到激昂的音乐,知道自己这次又成功了。

他站起身,看着落日从自己眼前划落,消失在沙漠的尽头。

橘色也随着落日消散在了天地间,只留下暗蓝色的夜空,以及无数璀璨的星光照耀在他的头顶。

这是平日里绝不可能见到的场景。

陈平生拿出自己的中画幅,对着星空与沙漠,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发到了影圈上。

时常有人说美好的风景能够洗涤心灵,治愈人遭受的创伤。

陈平生觉得这话没错,但更准确的是,当人看着如此美妙的场景,会自然的精神放空,把平日里烦恼的一切事情都给丢掉。

毕竟平日里的人类,是很难正视自己杂乱不堪的内心的,也没办法把一切都放下。

所以经常旅行的人,往往更加豁达一些,也能看的开一点。

不过他说的是那些真正为了美好景象旅行的人,而不是跟随着大部队前往网红城市,活成了短视频特种兵的人。

只能说有利有弊吧,短视频的网红打卡,解决了人们对于旅行不知道去哪里的困惑。

却也让人失去了探索的乐趣。

对于陈平生而言,旅游的目的不是去看那些被人争相传颂的景点,也不是去吃那些排队几个小时的饭馆。

而是顺着人文的足迹,探索这座城市真实的生活,并尝试融入其中。

陈平生把毯子铺在沙子上,仰躺着欣赏星空,如此美景,是他旅途中的惊喜,也是上天给予他的回报。

隔天。

拎着渔网,穿着靴子的渔民从山的另一边走了过来,来到自己围起来的鱼塘前,看着里面的鱼苗是否茁壮成长。

他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当作是鱼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