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到底!(1/2)

王五在去主寨前,到碑亭寨见了化名张宝胜的湖广总督张长庚,并告知对方北线陕西旗汉清兵已经撤军。

张长庚听后一声不吭。

“现在不用剃发了吧?”

王五必须得到张长庚的明确回复,因为这关系他能不能“舌战群雄”成功。

也就是说只有在不剃发的前提下,他才有把握说服三位老帅及众多将领与清廷暂时达成停战协议。

以时间换空间。

否则,真没把握。

三位老帅是不可能同意剃发的。

不想张长庚盯着王五看了半天,幽幽说了句:“你以为北线安全了便可以不剃发,但你有没有想过此举反会让和谈无法推进。”

王五眉头皱起:“什么意思?”

张长庚也不绕弯子,坦言要是茅麓山一直面临清军四面包围的压力,那明军内部肯定有不少人会动摇,进而对于和谈一事就会极力赞成。

但如今茅麓山的军事压力随着陕西清军的撤退松减了下来,那明军内部继续打下去的声音肯定会盖过议和的声音。

这就会导致王五心心念念推动的议和一事会因局面的好转而破产。

也就是世人常说的好心办坏事。

张长庚这个说法让王五心下也是一沉,但不得不承认张长庚的看法是对的。

因为洪部院、潘监军反对议和就是因为局面开始好转,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可以继续和清军死扛下去。

两位见多识广的大员都如此,况其他人呢。

当初不解决北线的陕西清军,清廷就不可能同意明军不剃发。

结果解决了北线清军,明军这边却有可能不支持议和。

当真是水中按葫芦,按住了这一头却是露出了那一头。

麻烦的很。

“其实你完全可以不理会茅麓山这帮人,凭你的聪明才智真心归顺我大清,封侯拜相不过早晚的事,何必为了这帮人自误前程?耀武,你还年轻,一腔热血是好,但有些时候目光要看长远些。”

张长庚策反王五的念头一直不曾动摇,逮到机会便要插根针。

要是山上的老顺贼不肯听这小子的同大清和谈,或许他还真能将对方拉过来。

只要这小子不捣蛋,无须陕西和四川动手,他湖广一家就能把茅麓山这点残余老贼消灭怠尽。

至于吴三桂那边,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你刚才叫我什么?耀武也是伱能叫的?”

王五明显没有好脸色给张长庚,微哼一声朝不远处的水潭指了指。

意思张长庚懂。

果然,张长庚不再多言。

只目中明显有不屑之意,显是说你跟我横有什么用,有本事你去说服那帮老顺贼听你的啊。

“你最好给我老实一点,要不然我就向鳌少保检举揭发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