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造吴三桂的谣(1/2)

接替畏罪自杀的王一正出任陕西提督的陈福,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此人是明崇祯朝的武举,顺治二年清军刚刚平定陕西时,陈福以武举降清,此后二十年一直替清廷南征北战,去年因讨刘体纯、郝摇旗之功被加右都督衔,擢成都副将,再署重庆总兵。

陈福能调任陕西迁升提督,得益于李国英对其举荐。

陕西提督王一正兵败畏罪自杀后,鳌拜曾以皇帝名义下旨李国英,问何人能担当陕西局面。

病重中的李国英推荐的就是陈福。

说陈福历来忠义,领军师行向来有进无退,每战更敢为先,虽死不挠,朝廷若大用之,将来必是国家栋梁。

陕西总督白如梅向朝廷推荐的提督人选则是督标副将王进宝,此人年轻时精于骑射,曾随陕甘总督孟乔芳讨平河西回人起义,又曾随洪承畴南征,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将。

鳌拜一开始选定的陕西提督人选也是王进宝,只月前厄鲁特蒙古以到大草滩驻牧为名兵临陕北,王进宝需监修永固城防备蒙古人,根本抽不开身到夔东主持军务,遂用李国英推荐的陈福为陕西提督。

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则是陈福与忠贞营有血海深仇。

其父陈德明原是明朝榆林副将,在镇压李自成起义军时被李自成斩杀。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故陈福对顺军改编的明忠贞营恨之入骨,两年前李来亨、刘体纯主持的西线反击战中,就是陈福主动向总督李国英请缨,带领几百清军死士乔装为明军潜入明军后方破坏其粮道,袭杀明军各部之间的联络使者,导致围城的明军因缺粮军心不稳,遂为李国英所败。

已到重庆就任总兵的陈福在收到朝廷调令后,只带随员十数人便直奔前线而去。

在得知西安将军富喀禅决定放弃竹山城这一重地后,陈福力陈不可弃守,因为竹山城是陕西清军切入夔东的重要据点,放弃竹山城就意味陕西清军防线要全线后移至少百里。

弃容易,再想复就难了。

陕西巡抚贾汉复也认为不能轻弃竹山,其提醒富喀禅朝廷已派康亲王杰书接替穆里玛为靖西将军,若康亲王到前线后发现陕西这边一退百里,恐为康亲王所轻。

富喀禅思量再三,同意不放弃竹山城,但却不敢派八旗兵入驻,因为他手下的八旗兵都叫明军剁手剁怕了。

现如今整个西安驻防八旗能动用的旗丁和披甲人不到两千,再难如之前一样深入前线。

陈福便请将竹山防务交由他主持,后又亲自带兵五千前往竹山。

此时竹山城实际已经被明军收复,但明军方面以为陕西清军经此重创会全线收缩,故而只在竹山驻了不到一千人。

陈福在探知城中明军兵力不多后也未强攻,而是命数十敢死之士混在羊群中向竹山靠近,待城中明军疑惑之余突然奔出手持尖刃夺下城门。

大队清军随后掩杀而入,城内明军拼死抵抗终因敌众我寡不得不从城中突围。

得知竹山城再次被清军占去,虎帅李来亨与袁宗第亲督六千兵马围攻竹山。

这六千人中降军就占了一半。

一开始明军士气很是高昂,将士冒着城内清军箭矢、铳子攀墙猛攻,但城中清军在陈福指挥下顽强抵抗,明军三次攻城皆被清军迫退。

见强攻无法夺城,李来亨便欲暂停攻势,待后方将缴获的清军大炮运来。

节骨眼上,前番降明的绿营兵突然于营中生乱,导致明军大溃,阵亡官兵千余人,负伤者也是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